校团委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团组织的悉心指导下,始终坚持贯彻“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开展思想引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诸多颇具成效的学生活动,将“代表青年、团结青年、引领青年”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切实服务学校改革发展,以发扬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姿态开启了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崭新篇章。
一、夯实理想信念基础,以思想引领把准青春航向
打造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平台,引领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在切实践行中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校先后组织了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精神宣讲活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四个意识,自觉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唱响国歌、团歌、校歌,将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南华青年学子总是相聚一堂共同收看大会直播。坚持围绕系列重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收看直播、发表热议、写稿征稿等多种形式同步开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宣传学习。举办“青春向党·奋斗强国”“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政教育融汇贯穿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生动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
打造“青马工程”培训体系,系统教育培训学生骨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和完善学生骨干培养考核实施细则,推进青马骨干培养和团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加强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学生骨干群体中的导向作用,塑造讲政治、有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十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培训班,每年培养优秀学生骨干260余人,每年组织3000多名同学参加“湖南青马在线”,合格率达99%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青马在线“优秀组织单位”。
发挥优秀典型引领效能,榜样力量驱动青年成长奋进。学校借助“五四”评优,年度评先契机,大力发掘学生优秀典型;近年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侯建、庞瑾;“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王玉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尹同录、杨文萤、丁春红、丁悦、李戴威;“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周煜中、向悦等一大批优秀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争做先锋。通过打造一批南华青年说、五四表彰典礼、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等典型先进事迹分享活动,建设以先进典型示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平台。校学生会精心组织“致远讲坛”,著名校友陈国强院士、央视特邀评论员中美关系专家滕建群、正厅级辅导员国家道德模范代表曲建武等多名专家教授来我校开展讲座,受到了青年学子的热情追捧和一致好评。
二、筑牢团组织建设机制,以基层阵地守护青春远航
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学校落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大力开展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先进性评价工作,规范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发展等基础工作,按照“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做好团内推优工作,指导各二级团组织规范召开团代会。2021年,我校智慧团建“学社衔接”率达99.3%,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加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项目化实施团聚“125”创新创优工程(立项支持100个团支部重点项目、20个学生社团支部重点项目、5个学院分团委重点项目),指导每个学院打造一项特色品牌项目,如船山学院双十一期间开展“绿色裹未来·纸盒递真情”环保活动,受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开展优秀主题团日评选、团支部风采展示大赛,选树基层团支部典型;探索实施“团建指导员、结对共建、支部书记培训”三项优化提升举措。
狠抓团学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共青团、学生会深化改革,规范全校各级团学组织设置和团学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评优等工作;加强团学干部成长观教育,引导各级团学干部保持蓬勃朝气,展现清风正气,成为青年榜样;强化团干部理论武装和业务培训,支持团干部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建立团干部上讲台讲团课机制,推动形成团内良好学风。
巩固强化改革成果。学校认真做好每次团员代表大会的前期筹备工作,及时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进一步巩固校级学生会组织改革成果,持续推进院级学生会组织改革各项任务扎实落地;加强对学生社团政治引领,进一步规范开展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及年审、指导教师选聘、组织及骨干成员评价考核等工作,促进学生社团健康有序精品化发展。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三、围绕成长成才中心,以综合服务提升青春航速
建设第二课堂打造综合成长平台。学校从工作运行、课程项目、记录评价、数据管理、结果应用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第二课堂运行、管理、评价制度,形成了比较科学客观、易于操作、广受认可的第二课堂运行模式,实现了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维一体”模式推进第二课堂建设作用力简图
通过这个模式,学校在管理系统、评价办法、积分标准、成绩单等多种途径构建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打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为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记录成长历程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丰富校园活动助推“五育”并举。学校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团团带你来跑步”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实施“社团育人功能提升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文艺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才艺大赛、啦啦操大赛、大学生艺术团专场汇报演出等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团属新媒体平台有机结合,创新机制,打造“一心多点”的团属新媒体矩阵,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开通视频号及抖音号等短视频平台,同步加强二级团委的新媒体窗口建设,打造辐射全校范围的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化南华棒棒团微信公众号各模块内容体系,开设便捷专栏,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围绕学生权益服务,指导学生会开设权益月刊,深入落实“我为同学办实事”工作理念,主动担当,热情解决广大青年学子的具体问题,受到一致好评。贴近青年心声,紧跟青年需要,打造《青春为祖国歌唱》《南华青年说》《不负青春,无悔选择》《逆行者》《手牵手》《星辰大海》《唱支红歌给党听》等青年师生喜闻乐见的原创新媒体产品,在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影响力持续增强。将网络思政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了广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结合疫情防控创新活动机制。学校学生会在疫情防控的斗争期间,积极号召全校同学践行“宅家修行、同心抗疫、每天生活六个一”倡议,并动员广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优势直接参与抗疫。全校1万余名学生以漫画、视频、歌曲、文字等形式参与宅家抗疫活动,5000余名大学生投身于抗疫一线,在社区(村)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秩序维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工作。
扎根创新创业竞赛培育创新型人才。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分别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斩获银奖1项、铜奖4项;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三等奖3项;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4项;在“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2项、银奖10项、铜奖18项、优秀工作者1项及优胜杯3次。加大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产学研融合。近年来,学校已成功孵化了优秀企业47家,创业人数、创业拉动就业人数更是逐年增加。其中邓志维创办了长沙至善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德森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6000余万元;黄泳锦创办了广州盛鼎乐器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3500余万元;谭宗威创办了湖南提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客户覆盖省内外200多家三甲医院,年产值1700余万元。
围绕实践育人引领青年综合成长。校团委发动号召团员青年利用假期时间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学校大力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服务活动形式,结合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科技帮扶、社会调查、文艺表演、电商扶贫、产业帮扶等多样的服务,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还组织专业的博士团进行接力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学校积极动员广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优势参与抗疫,全校3600余名返乡大学生在社区(村)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秩序维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
四、瞄准育人成效目标,“五育”并举创造青春成效
合力彰显美育育人成效。校团委近年来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开好艺术通识选修课,丰富美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团汇报演出、分团专场展示会、主持人风采大赛等品牌活动。依托大艺团,学校创作、编排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园文艺节目,其中大合唱《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被选送参加2019年湖南省海内外专家迎新春联谊会。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艺术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学校原创舞蹈《净土》在2018年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一等奖和最佳创作奖。近年在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中斩获金奖8项、银奖9项、铜奖25项,连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同时在湖南省第五届、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最佳创作奖1项、优秀指导老师1项。
协同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宣传动员学生投身“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推进实施“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学校2014届毕业生向伟艺,在张家界市慈利县象鼻嘴村担任大学生村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共青团慈利县委书记、乡村振兴驻溪口镇新街居委会第一书记。学校加强对向伟艺等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奉献青春力量。
2021年5月,学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是上级组织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励与鞭策。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赓续共青团百年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坚定初心使命、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先锋,为学校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跻身国家“双一流”高校行列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