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领导论坛 -> 正文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速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发布时间:2019-11-09    作者:校党委书记 高山    点击:     

校党委书记 高山

(2019年11月8日 下午15:00)

各位老师、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从头到尾学习、讨论了报告、文件,了解到大家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会议内容非常充实,会议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昨天灼华校长作了一个很好的专题报告,总结和回顾了我校近年来人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当前学校人才工作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绘制了人才工作发展蓝图,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和任务,并就具体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应该说成绩讲得够,问题讲得透,措施讲得实。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原苏州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朱秀林教授、原中山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颜光美教授举行专题报告会,内容丰富,很受启发;今天上午大家又对学校人才工作报告和有关文件进行了审议、讨论,气氛很热烈,积极性很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来南华今天正好2个月,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参观校史馆等方式,让我全面了解了南华的办学历程和发展现状,我总的感受是:第一我们南华进步主要依靠人才。三年多来,学校的各类数据在不断攀升,教学有了很大改进,科研有了很大进步,可比的办学指标有了大幅攀升,今天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学校所有人才形成合力才取得的。第二我们南华与高水平大学的差距在于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我们的质量不够,大师不够,高端人才不够。当前学校的主要矛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相对薄弱的学科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师资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我们要解决好这个矛盾。第三我们南华的希望取决于人才。我们要加速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擦亮“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更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下面,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做好人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才有行动的自觉。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不同时期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的人才观。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敬才等话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在重视人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些论述彰显了人才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在发现人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强调了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求贤若渴”,要“如获至宝”,要让人才“各尽所能”。

在选拔人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 “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些论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选拔人才方面海纳百川的视野和格局。

在培养人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在使用人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尚贤者,政之本也”,“用一贤人则众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不能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是要看谁更优秀、更合适”,“一定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

在营造氛围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 “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先导和前提。学习总书记人才思想,这就要求我们,一要高度重视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二要用人得当。把握好人才的特点,用其所长,才能发挥其才能;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人才。对那些勇于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人才,要学会辩证地看;要用在其位,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上,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人才的手段;要用当其时。既要克服论资排辈、只看资历的倾向,又要克服以年龄结构为由拔苗助长,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人才的积极性。三要营造良好环境。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以国际眼光,从世界范围吸引高层次人才。

当前,对于我们高校来说,竞争力的大小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强弱。赢得人才,就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发展和未来。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的“优先性”观念,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与其它工作相比要提前谋划、优先着手。古语云:“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意思就是说,用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其余的事可能也很重要,但与用人这件事比起来就是次要的。近年来,学校对人才工作和人事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取了诸多务实举措,取得了明显成绩。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要继续保持和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对照先进的兄弟院校,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差距。今年9月份,我们重新修订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与十多位高层次人才签订了引进协议或达成了初步引进意向。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了“梅兰芳”就有大舞台,有了高层次人才,才能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大踏步前进。当前学校发展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想打造优势、构建品牌、跻身高水平大学行列,就必须站在全局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人才工作作为全校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出实招、真招、硬招,强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处理好主要矛盾

一是处理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关系。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两个抓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近几年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二者的协同效应发挥不明显。在外部引进方面,引进的人才资源比较分散,没有聚焦学校重点学科或者重点平台上来;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较弱,人才头雁效应不明显;在内部培养方面,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没有发挥团队效应,基本上是“单兵作战”;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科顶尖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特殊意义的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进。同时,要避免重引进轻培养的思想误区,防范出现“招来女婿, 气走儿子”的现象,要用足用好学校政策资源,在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的同时,为现有教职工创造更多深造、晋升的通道,加大人才培养投入,让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培养出大量的我们自己的专家、名师和学术骨干。

二是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的关系。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办学历程来看,每一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崛起,都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同向同步的。从国外来看,1810年,“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诞生,其“教学研究合一”的办学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地一流学者,洪堡大学成为当时的世界学术中心,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重要的国家。19世纪末,美国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引领了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方向,美国因而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并逐渐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从国内来看,以苏州大学为例,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带动了学科高速发展,把省内同档次的省属高校远远甩到了后面,甚至现在差距越来越大。

老师们、同志们,国内外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学科,更建不成一流大学。在学科规划中,常常看到讲学科发展目标、未来努力方向、预期成果头头是道,但对现有的人才队伍状况、每个方向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培养、引进、使用等,一带而过或语焉不详。这不禁让人担心,没有好的人才队伍的规划,学科建设的目标如何实现?一个好的学科规划,一定有好的人才队伍规划,学科方向、任务都要落实到人,现有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要怎样的培养和使用,还缺什么样的人,在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人,怎样去找,怎样去引进,都应该心中有数、规划落实到位。目前,学校的学科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根据各学科的发展实力、发展阶段和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人才政策,统筹协调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的关系。一方面要做好优势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以适应学校发展的整体需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不同学科人才队伍的科学发展。

三是处理好拔尖人才与学科梯队的关系。拔尖人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科梯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引领者,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拔尖人才好比是将才,学科梯队好比是一支战斗队,我们这个队伍它是要打仗的,那是要除了将才之外,还要有一批跟随者,还要有一批能够上得去的这样一支中坚力量。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重视拔尖人才的选拔,发挥拔尖人才的核心和带动作用,依靠拔尖人才和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把学科建设带动起来,擦亮学校的“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同时,要加强梯队建设,加大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形成老中青衔接、研究型应用型并重、专职兼职结合共存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队伍模式,把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四是处理好教学科研队伍和管理保障队伍的关系。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和管理保障队伍在学校发展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虽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实“三全育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学校还没有很好处理教学科研队伍和管理保障队伍的关系,存在人岗不相符、“双肩挑”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的现象,管理保障队伍部分人员干着教学科研工作的活,部分教师心思没有放在教学上,而是一门心思往管理岗位钻。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任何一方出现短板,都会对学校的建设、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我们现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就要扎扎实实做好你的教学、科研工作,不要只想到学校某个部门来做行政工作,以为当了干部,就会有很多行政资源,以后各类限额的项目申请,我们将向教学科研队伍倾斜;我们做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就要切实做好管理保障工作,让管理出质量、让管理出效益,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好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对人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双肩挑”岗位进行明确分类,推进教学科研队伍与管理保障队伍协调发展。

三、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面对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新的历史机遇,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切实履行管战略、管政策职责;要充分支持校长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强力有的人才保障机制。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不能做样子、做摆设,要坚持定期研究、规划和协调人才工作,要建立全员参与工作机制,汇聚做好人才工作的合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做好统筹规划。校长和我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你们就是所在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结合这次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站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度,检视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用足学校人才政策,主动走出去,千方百计联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要把人才工作与学院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要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规划时要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要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要考虑人才措施。

(二)强化优质服务,营造健康良好的人才环境。“以诚相交、成其久远”。要以真心实意的付出,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作风,让人才安安心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当前,更好地服务人才、营造一流的人才环境,是校(院)党政两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讲服务,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必须在“精细”上下功夫。要把人才期待作为第一导向,人才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制定每一项人才政策,都要充分听取人才意见,反映人才心声,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政策既然制定了,就必须认真执行,不打折扣。不能“武大郎”开店,要从学科发展出发招人,越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越要招,不要担心抢了自己的饭碗,不要把招人计划只留给自己的人。书记、院长们如果有这种胸怀,哪有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办不好学院的道理。学校管理服务部门要放眼全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实际行动优化管理流程,精简管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在全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才能聚人气、增人才、得人心,让各类人才真切地感受到“南华欢迎你,南华服务你,南华造就你”,提升各类人才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三)完善考核激励,激发人才工作的动力活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指挥棒”的引领。要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结合、“结果控制”和“过程管理”相统一,注重分类施策,及时调整纠偏,努力让考核更加符合发展规律、管理规律和人才培养使用规律,实现考核效用的最大化。一是健全人才管理考核机制。把人才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党建考核和院(部)领导班子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既要考核人才管理工作成果,更要考核人才管理工作创新点;既要考核人才服务环境的改善,更要考核群众对人才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二是健全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对考评制度、考评内容、考评指标、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健全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考评对象有分类,考核方法科学合理、结果客观公正。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差异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以避免“一刀切”。要重点看代表性成果和实际性贡献,以避免陷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误区。三是建立完善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奖优罚劣要分明,对人才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敢于重奖。对于人才管理工作不力、停滞不前、毫无起色的单位,要在查明情况、弄清原因的基础上,启动问责机制。对于敢拼敢闯、工作有能力、有业绩、有创新的优秀人才,要为其提供经费、场地、设备等各类资源和发展空间,让干得好的优秀人才得到认可,存有差距的人受到鞭策。

同志们,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我们要加速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当前学校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对人才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我们面临人才竞争的挑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等待和观望没有任何出路,懈怠和停顿更是死路一条,全校上下一定要始终牢记学校应“国计民生”之需而创建的初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态度,追赶超越的气魄、攻坚克难的勇气,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开启学校人才工作新征程,跑出南华大学改革建设发展的加速度,让南华之光愈加璀璨夺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