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师资,做大做强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2003-10-21    作者:李伦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1日第2版
10月16日是南华大学成立3周年的日子。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新南华有哪些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变化?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记者走进这所学校,走进16000多名南华师生员工中寻找答案。

  “校园大了,美了。”“科研成果多了。”“获奖档次高了。”“师生精神面貌大不一样了。”教室里、宿舍中、校园林阴道上,师生们告诉记者。“这些都不错,但更令人振奋的是师资力量大大加强了,学校因此还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学校党委书记李湘 沅、校长凌球总结说。

  “做大做强。”与每一所新组建的学校一样,南华大学在建校之初也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在合并之后的第一次党政联席会上,李湘 沅这样说。于是,这两条被写进了学校的“十五”发展规划。

  衡阳不是一个对人才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但南华大学却在2001年和2002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从美国、加拿大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20名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核”、“医”人才。“完全是诚心打动了他们。”采访时,自己就是受到学校的热情召唤从美国回来的副校长廖端芳博士说。再比如39岁的博导谭凯旋,原来在省会城市工作,曾经主持和参与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等多家单位给出极优惠的条件聘请他,但谭凯旋最终选择了南华——学校不知演了多少次“三顾茅庐”,仅人事处就跑了4趟,还为其提供了5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20万元安家费,并帮助他妻子安排了工作,为他儿子联系好了学校。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所学校和院所要聘请他兼职,都被他婉拒。南华也曾是被他婉拒的学校之一。可是有一次,他从国外考察归来,还没走出浦东机场,南华大学的科研处长就手捧鲜花来迎接了。“先不说聘请与否的事,只请您到学校去看看。”何淑雅说。这位院士来到南华,才发现组建后的新校面貌焕然一新:南华主楼、新图书馆等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还投资7000多万元添置了仪器设备,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每套140多平方米的专家楼,还为每人提供300万元实验室建设费等。如此优厚的条件,学校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发展吗?2002年1月23日,被深深感动的阮长耿高兴地接过了聘书,并在当天给学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他又帮助学校建成了3个实验室。谭凯旋则在来校才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近10篇论文,并出了一本专著。

  “外引”的同时,学校也抓了“内培”。学校每年的师资培训经费达到300多万元。学校出台措施,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在3至5年内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而青年教师在职读书,所有工资奖金照发,津贴还发1/3,如获博士学位,学校奖4万元;获硕士学位,奖1万元。这些规定,大大调动了中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短短3年,全校定向和在职读博的82人,读硕的373人,做国内访问学者的26人,送到国外学习培训的32人,参加专业培训的1300多人次;短短3年,师资队伍面貌就焕然一新:聘请了3位院士为兼职教授,专任教师由904人增加到1221人,其中博导和硕导增加到219人,教授和副教授新增291人。师资队伍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当然,师资培训经费数额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3年投入达1000万元。

  所有的心血没有白费。今年9月,从北京传来喜讯:在全国申请博士点的100多家单位中,南华成了29个赢家之一。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1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