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南华大学在加强道德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德育”模式,在大德育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进补”,达到了“正气、补血、安神、造血”的效果。
信念教育:正气
2001年10月29日,南华大学的“党员接待室”挂牌“行医”了,院校领导、辅导员和学生党员担任“主治医生”,通过对来访的学生进行“望、闻、问、切”,他们发现,受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信念上有许多临床症状:追求政治上的进步,但多以个人成才为中心,功利性目的强;经常感到内心空虚,精神上没有支柱。病根就在于“元气”不足,缺乏科学的信念。南华大学意识到,先给学生“正气”是关键。他们开出的第一剂药就是广泛开展“四信”教育,使对马克思主义、对党的信仰成为学生自觉的精神需要;第二剂药就是狠抓“两课教学”,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9级有一个学生对党的认识不深,不能客观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党员接待室”开张不久,他就来发表他的“高见”,言语中对党有些误解,负责接待的党员“医生”耐心地进行“诊断”,并建议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偏激,不久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巩固疗效,学校每年还组织学生到韶山毛主席故居、罗荣桓故居等定点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到军营感受军旅生活的艰苦,体会军人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贞;到革命老区探访革命先烈的足迹。
流动课堂:补血
校党委书记李湘沅谈到了德育工作的难点:德育工作的客体是人的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血性”,最难转变;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方式太多,大学生接受快,分辨能力却不强,德育工作如果跟不上节奏,就会导致某些学生道德上的“贫血”,比如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审美情趣庸俗低级等。我们的对策就是树立“大德育观”,进行全员、全过程、方法全面性的系统德育,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给学生补充健康新鲜的道德“血液”。
“大德育观”给大学生的感受就是,德育课堂无所不在。拥有400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是南华大学德育工作的最大载体,志愿者们活跃的社区、企业、福利院是课堂;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就把课堂搬到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讲座;学生爱上网,学校就设立网上思想道德课堂;学校自1990年起每年组织“三下乡”活动,下农村,征西北,访老区,更是把课堂开办到全国各地。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最生动的德育课堂,核科学技术学院有一个全国首家“‘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们被国防工作者“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立志要到偏远的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献身国防事业。研究会成立当年学院就有60%的毕业生去了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
心理辅导:安神
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是南华大学德育工作的传统。在调查分析中发现,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心理承受能力低,自我调节能力低。心理的不健康状态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南华大学专门建立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为学生释疑解惑,给学生“安神”,还安排辅导员深入寝室,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2001级的李夏同学是一名孤儿。进校不久,辅导员廖迎春老师发现,性格内向的她表现出强烈的厌学、厌世情绪。廖老师和学校领导带着慰问金对她家进行家访,并帮李夏申请助学贷款,安排勤工俭学岗位,资助她的生活费,生病了带她看医生,还约她一起散步聊天……一个学期下来,李夏心里的郁结终于解开了,还获得了学校“优秀贫困大学生”的称号。她感激地说:“我心里一直有座无法跨越的桥,是学校老师帮我从桥的那头跨到了这头。”
自立自强:造血
补血只是手段,使学生具备道德造血功能才是南华大学大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正气、补血、安神”,南华大学大学生不但道德肌体强壮了,自身的抵抗能力强了,而且已具备了造血功能。政治上追求进步、学习上追求优秀、素质上追求全面提高、生活上追求自强已成为了南华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全校每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达学生总数的75.6%,每年发展学生党员300余人。
该校一些优秀贫困大学生还组织了一个“自强协会”,以“奉献、自立、自强、创新”精神为指导,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定期请来专家讲座,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缓解心理压力,鼓励贫困大学生走自强之路。
沐浴着“大德育观”的新风,“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风逐渐形成。学校显现强大的凝聚力,处处欣欣向荣。近5年来,该校有近200项科研项目获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6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216篇,先后8次被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和全国学联授予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