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教育视点 -> 正文

清华大学坚持实践教育 育有社会责任感优秀人才

发布时间:2005-07-05    作者:李江涛、周襄楠    点击:     来源:新华网
清华大学2005年暑期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活动月日前开幕,在为期21天的时间里,3200名大一学生将在亲身实践中强化英语技巧、了解英语文化。这是清华多年来坚持实践教育的一个缩影。
    
    清华大学在历史上有着重视实践教育的优良传统,蒋南翔老校长曾经提出:即使你满腹经纶,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个“两脚图书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根据国家需要,探索出在六年制或五年制的长学制下增加实践教学时数、让学生“真刀实枪”做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加强实践教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从1985年起分别安排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军事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金工或电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等。清华很多文科院系复建或者成立之后,都秉承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结合国情民情与专业特点开展了实践教育。
    
    法学院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开设了各种案例分析课程、法律诊所课程、模拟法庭课程,组织了模拟仲裁等各种比赛,还在河北省固安县法院和新疆沙依巴克区法院建立了两个实践基地,以了解法律的实际运作情况及其运作的具体社会环境,获取实践经验。
    
    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教育从一开展就具有全过程、全方位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入学教育过程中,他们专门邀请校友或者公共管理实际领域的人士参与互动式交流;课堂教学中,邀请较高水平的有着丰富公共管理实际经验的专家讲授某一专题,每年来自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近10人次,介绍政府运作、人事管理、科技政策制订和公共政策出台的历史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在论文选题上,学院鼓励学生选择公共管理领域中实际遇到的难题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在整个论文的开题、调研、研究指导和答辩过程中,还吸收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者参与,从而体现出应用性论文的研究特点,反映了“以实践为导向,学校、公共部门、导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培养’的概念”。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去年寒假时间,深入山西农村完成了四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深刻地记录了农村的真实情况。李强说:“清华像我这样的同学有很多,像这样的调查报告也有很多,我是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整个清华大环境的影响下才产生了深入基层的想法和行动。”
    
    无独有偶,由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师生历时七年所做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成果——《中国农民故事》近日刚刚出版。从1998年至2004年,经济系开展的系列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足迹踏遍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经济系大四学生戴高鹤对深入农村的社会调查感触颇深。他说:“通过深入调研,我对农村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对农村有了初步的但绝对真实的认识。农村的客观现状给我们深入研究一些专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一些地区农民艰难的生活也给了他研究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