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要闻 -> 正文

【良师益友】王丹玲:做 “纯粹”的科研人

发布时间:2020-12-14    作者:夏文辉 李曾    点击:     

王丹玲,博士,南华大学教授,附属长沙临床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帕金森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

敢想敢做的“海归”

2019年11月8日,王丹玲受邀来校参观,“南华有一帮有梦想、有追求、有创新和担当理念的人。”当天,她便签约成为了南华人。此前,她已经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6年。

2002年,王丹玲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被推免为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研究生。2004年,她前往美国加州伯明翰研究所交流学习,开始从事帕金森氏病的病理机制研究。2007年,她获得博士学位,加入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进行基础研究时,我的研究兴趣得到了扩展,作为一名医学院的毕业生,想要做药物研发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是,我需要重新学!”2009年3月,已是教授的王丹玲辞去中南大学教授职位赴美,在化学生物学界带头人Dr. Peter Schultz手下做了3年半博士后。

2012年底,她作为独立负责人加入美国加州生物医药研究所药理部,作为药理学负责人参与和领导了十多种小分子化合物药、抗体药和多肽药的研发工作。2016年,她加入美国加州Regulus Therapeutics并担任生物和药理部副总监,参与和领导了多种微核酸药物的研发工作。

王丹玲教授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采访她近20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不愿呆在舒适圈、敢做敢想是王丹玲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教书育人是我接下来想要挑战的工作。”于是,2019年末,她欣然开始了“去南华教书”之旅。

“我希望实验室建设能再快一点。”王丹玲环视了她的办公室,然后望向了窗外。她的办公室很简洁,一张桌子,一个大柜子。窗外,香樟树郁郁葱葱,几位保洁人员正在清理荷花池里的残荷枯叶,池中的观赏植物长势喜人,一切都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亦师亦友的“导师”

“很多研究生是第一学期忙着上课、第三年忙着毕业和找工作,做科研的时间还是少了,不能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她认为,研究生教育应该通过更完整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逻辑思维、听说读写、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等各种能力。

王丹玲教授指导学生科研

“一棵树是长高了还是长矮了,往往和土壤的滋养有关。一个学生的成长也与老师、学校提供的土壤息息相关。”她希望能够为学生构建更灵活、更开明、更有挑战的培养环境。

“如果做科研只是为了拿文凭毕业,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呀。”王丹玲时常跟学生感慨,她希望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利用人类文明的积累,带着好奇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珍惜并享受科研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和找到有开创性的答案。

王丹玲教授指导学生科研

王丹玲同时在附属长沙临床学院负责科教工作,经常长沙、衡阳两头跑。“王教授经常一大早坐高铁到衡阳,直接到实验室指导学生,看实验室建设进度,中午又匆匆返回长沙。”王丹玲的助理谭纤说道。

每周,不论在何地,不论有多忙,都会在周日的晚上组织实验室成员开组会。如果出差,就和大家在线上交流。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依本科学的是中药学,今年6月底成为王丹玲的学生,7月初第一次参加实验室组会,她做了一个文献综述汇报。王丹玲告诉她文献综述要有逻辑图,要能清晰明了地解释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并且在李依短短的汇报时间内,就做好了一个逻辑图发至会议群里分享给大家。“这让我们很佩服。”李依笑道。

“王老师要求简单高效、分工明确的工作方式。比如讨论实验室的事情,她会在来实验室前一到两天,就提前列好讨论提纲给我。很多时候,中午边吃盒饭边对着提纲就把事情都安排了。对她来说,组会和学生的实验就是最重要的事。”

“学生是一面镜子,在指导他们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自己身上有的问题。”王丹玲笑道,“每个学生的性格、背景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潜力,有独特的闪光点,我们老师也应该试着适应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导师和我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科研上对我们很严格,要求我们做实验要严谨,工作要勤奋和认真。但是生活上就会经常夸我们,和我们团建,请我们吃饭,一起唱歌。”李依感慨道。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