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后勤服务集团在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落实“三定”方案大会。会议由后勤党总支朱忠祥书记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李代华、校长助理赵琼亲临会场并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点介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传达学校今年后勤改革的工作思路,肯定了后勤服务集团当前进行的“三定”改革,提出了“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规范管理、增收节支、减员增效,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随后,王成松总经理作了题为《认真落实“三定”方案,深化后勤改革》的工作报告。他客观分析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形势,讲析实施“三定”方案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近两个月来实施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详细解答了公示期间职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物业管理中心主任谢达明、职工代表贺堃分别上台发言,介绍了他们对“三定”方案的主要做法和切身体会。后勤服务集团干部职工187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3月份以来,后勤服务集团根据学校2007年工作部署要求,确立“深化后勤改革,降低运行成本,逐年减少学校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的工作新思路,决定全面推行“定岗定员定效益(两个效益)”的改革方案。此方案的目标是:减少多余的临时工岗位,将部分临时工工作量充实给部分正式工,使其工作量基本满足;激励全体干部员工到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劳动,节约人力成本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经济效益。主要内容是:各中心、部门重新核定工作量、工作岗位和效益目标;精简80—100名临时工;将培训费、招待费、办公费等在2006年基础上下降5%;允许和鼓励竞争上岗及停薪留职;培训定员定岗后剩余员工,统一安排工作。
近两个月来,各中心、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集团关于推行“三定”方案的文件精神,组织“三定”评议小组召开各层次专题会议,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克服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各种疑难问题,使“三定”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截至4月20日止,后勤服务集团精简临时工90名,保留198名。目前仅为集团临时工最多时445名的45%;集团内25%的正式工增加了工作量,15%的正式工充实到生产、经营第一线;100%的中层干部增加了具体工作量;集团运行经费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了5%;有效地提高了后勤工作效率,受到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良好评价和肯定。4月23日—24日,集团将各部门(中心)的“三定”岗位设置情况进行了公示,引导员工自主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在现场发放《“三定”工作征求意见表》149份,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79条。之后,又于4月26日将员工选择确定的岗位情况再次公示,从5月份开始按照新方案运行。
集团将根据各中心、部门的运行情况,在六月份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力争在下学期初,将整个集团的岗位上网公布,接受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