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核科学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安仁县永乐江镇长潭村,开展“情系桑榆·温暖夕阳”走访对话活动。长潭村的老人们经历各异,有独居生活的普通老人,有曾投身核事业的退伍军人,也有历经坎坷的困难党员,实践团以关怀行动传递温暖,在交流中感悟岁月沉淀的力量。


实践团分为两组,在长潭村党支部副书记贺志刚、村委委员邹学林带领下,拜访了罗保妹、唐柏文、贺三平、贺牛乃、肖满春5户村民。

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帮助村民搬运稻谷,详细了解村民们的生活状况与健康难题,送上米面粮油等物资,以实际行动传递关爱。同学们或围坐倾听老人们讲述往昔岁月,或仔细询问生活需求,用耐心与真诚搭建起沟通桥梁。

在退伍军人唐柏文家中,老人讲述了自己19岁远赴新疆罗布泊担任邮政兵,参与了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经历,这段峥嵘岁月令在场者无不动容。作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学生,康欣同学对唐老的故事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不仅让她更深刻地领悟到“两弹一星”精神的双重内涵:既是引领科研攻坚的指南针,更是照亮奋斗征程的精神灯塔;更坚定了她以老一辈核事业开拓者为镜,在专业领域潜心钻研、接续奋斗的信念。她立志将所学倾注于国家核事业发展,让跨越时空的使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这正是康欣心中清晰而坚定的人生坐标。

此次慰问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深度对话"的形式,既为长潭村困难老人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与精神慰藉,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感知社会、锤炼品格的实践平台。当核科学技术专业的学子蹲在老党员膝前听革命故事,这场双向奔赴的“青春对话”已然超越简单的走访活动——它既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关爱老人、服务社会”承诺的生动注脚,更是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鲜活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