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研讨  -  正文

悟“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21-09-17    作者:教务部 廖新元    编辑: 新闻网管理员     点击次数:

2021年7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金句频出、铿锵有力、生动深刻、催人奋进,无数次掌声雷动,无数次让观众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在“七一”庆典会上有一段青年学生的精彩演讲,其中有一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当1000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齐声喊出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天安门广场上响起4遍时,所有人为之震撼。这八个字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意味着责任、担当和使命,更深的是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跟进 学深悟透,扛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结合三个“深刻改变”,用“伟大建党精神”,悟透理论之道。

“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00年,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时空坐标,党员人数达9514.8万。中国共产党成为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70余年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七一”重要讲话用“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三个“深刻改变”充分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扎实学识,科学的决策,结合“三个深刻改变”,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培根铸魂。

2、结合各种红色资源,用“一个主题”,传承初心使命。

“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以深厚情怀,紧密结合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资源,围绕“一个主题”,用丰富、鲜活的历史素材,引领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英模事迹和英雄气概,讲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之源,激发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志和决心。以身边的先进事例--“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丁德馨教授的优秀感人事迹,激励全校师生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向一流高校努力拼搏。

3、结合五个“庄严宣告”,用四个“伟大成就”,夯实“四个自信”。

“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同时讲话又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智慧,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作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的高校课教师要以宽广视野,在国内国际的纵横比较中,用详细的数据和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五个“庄严宣告”和四个“伟大成就”的理解,提高青年学生“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4、结合对青年的期待,用“九个必须”,坚定未来可期。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关心青年关注青年,紧紧依靠青年,一直以来都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与青年紧密相连,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对青年成才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青年成长,曾多次对青年成才问题做过相关重要论述。科学把握青年成长方向、确立青年成长目标、揭示青年成长途径,是引领新时代青年成长、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最有知识、最富潜力的群体,其成长成才问题更应该高度关注和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以创新思维,给学生讲清楚,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系列重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与拼搏出来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思考“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青年观(使命观、责任观、教育观、成才观、幸福观与服务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明确了新目标,丰富了新内涵,指明了新方向,开辟了新路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用使命观引领大学生树牢理想信念;用责任观引领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用教育观引领大学生夯实成才之基;用成才观引领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用幸福观引领大学生矢志艰苦奋斗;用服务观引领大学生成就青春梦想。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提高自己的育人本领,营造社会主义大学 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滋养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学生的奋斗之志,促使广大学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新时代的最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