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文艺天地 -> 正文

我的一位收破烂的“老师”

发布时间:2006-05-06    作者:文法学院中文041班  莫平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我的中学时光,有两年是在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区一个名叫恩阳镇的地方度过的。那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据说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设郡,历史上是本地一个少有的繁胜之地。那里是有名的古渡口,由此上溯几百年,方圆几百里范围内的游人商贾都是从此上船,上南江,下重庆,随着浩荡的江水奔向四面八方。
    镇上保留下来了许多明清时代的建筑,古色古香。有段时间,我总是一个人在镇上闲逛,从一条小街到另一条小街,从一条小巷到另一条小巷,镇上的百余条街巷,差不多每一处都有我留下的足迹。我当时根本就不觉得那些古老的青瓦房,沉旧的吊脚楼,长满了苔藓的青石小巷有什么美丽之处,有什么值得保存下来的价值。我不厌其烦的游逛,只是因为当时我不大喜欢学习,呆在学校里老是无事可做,一到周末就特别闷得慌。
    一天傍晚,夕阳很好,我站在小镇的桥头端详一座石碑,碑上龙飞凤舞地刻着四川省十大古镇恩阳镇几个红色大字。我被那字吸引住了,就用手指在碑上一笔一划地描摹。前几天,班主任老师还在办公室里很严肃地批评我说,你的字真是其丑无比。真是写得太好了,我想,我恐怕一辈子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来。这时候,我突然听到身后有个声音说,小伙子,很用功啊。我转过头,看见一个脸上满是邹纵的老头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他穿着旧式的中山服,手中提着一杆称,背上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好像放着一些旧书报。我有点惭愧地笑了笑。老头说,用功好哇,将来有出息,他耸耸肩,反手把竿称放进背篓里,接着说,我那里有不少字贴,放假的时候,你们这些学生娃可以都来看看。夕阳通红的光茫照过来,他那古铜色的脸上立刻就亮闪闪的,仿佛镀了一层金。他向对面走去,大约在桥中央的地方,他蹲下身去,拾起一个被丢弃的矿泉水瓶。这个人是谁呢?看样子像个收破烂的,我对自己说,抬头看时,他的背影已经消失在斑斓的晚霞里。
    不久之后我又见到了那个老头。那一天学校放假,我要回家,便到车站去等车,等了好大一会儿,车子还没有到。问车站管理员,管理员说,还早呢,差不多还有两个小时。我就想到附近街上去逛一逛,拐过一条街,发现前面围了好大一群人,我走上前去,看见一个人扛着一台摄像机晃来晃去正在拍着什么。班主任老师也站在旁边,看见他我就想悄悄地溜走,但是我被老师叫住了,他说,还没回去啊?来借书的吧。我机械地点点头,他拍拍我的肩说,好啊,多看点书好。这是一个废旧收购站,摄像机对着那个老头,老头站在柜台旁边。老头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对旁边两个人说道,废铁50斤,铜14斤,旧书21斤,以后有什么旧书报多拿一些来……老头把书选了选,留下几本书,把其它物品分类放进仓库里。他把旧书拿到旁边一间屋子里,放在桌子上,拿出胶水和透明胶,很仔细地修补起来。我就对那个老头特别羡慕,因为他能够上电视了,那时候我觉得上电视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上电视的人一定是十分了不起的人。
    那间屋子很大,里面放了许多书架,书架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书架的玻璃窗上还帖着不少纸条,写着文学类、历史类、科普类、农业科技类等等,书架上方的墙上贴着一些标语,有一幅是这样的:书籍是人类的灵魂的营养品。老头把书架的玻璃窗打开,很小心地把书放进去。一个记者开始采访他,人们都安静下 来,我听见老头说,只是想做一些好事……积一点德……自己没多少文化但认识的人都叫我老师,很高兴。采访完老头后,摄像师把镜头转向班主任老师,老师像平进在讲台上一样侃侃而谈,他说,陈老师这个图书馆已经成了镇上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为古镇群众提供了……具有很大的意义。最后,老师指着我说,这就是我们中学的学生,来借书的。记者开始问我问题,我看着摄像机镜头,觉得那一瞬间全世界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我,心里特别紧张,根本不知道说什么。
    第二天晚上,我在市电视台上看到了那老头,还有班主任老师,但是没有看见我。节目的名字叫《“破烂王”和他的万卷阁》,从节目中我知道了那个老头姓陈,已经60多岁了,是古镇附近农村人。他从小喜欢读书,但家里成分不好,只是读了高小。改革开放后,他一边走村串户收破烂,一边到处搜集书籍,近二十来年时间,他一共收集了一万多册书。后来,他就在镇上租了两个门面,一个办了个废旧收购站,一个办了个免费图书馆。图书馆开办几年以来,他先后化去了几万元购置了新书,还有不少人给他捐书,现在他的图书馆已经有三万多册书了。他说,他以后准备将这些书全部捐献给国家。我看了这个节目就特别感动,回想平日的表现,不禁有些惭愧。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在街上闲逛了,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努力学习。每到周末的时候我就会到陈老师的图书馆去,我在那里借了很多书看,从那时我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陈老师也给我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我能够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与陈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虽然他从来没有站在讲台上给我讲过一节课,但是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值得我永远尊敬的老师。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