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不曾听白发苍苍的的说书人说过:“味蕾是有感情的”,也不曾感受。然而我却是深有体会的,有种记忆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我的家乡在周口市,河南省的一个小城市。和河南省的其他城市一样,那座小城里有着数不尽的河南小吃。它们隐匿于形形色色的街边小吃店中,这些店大都没有熠熠生辉的门面,乍一看简陋且毫不起眼,细数起来却有十几年的历史。毫无疑问,支撑着小店的便是款款让人欲罢不能的独特美味,羊肉烩面便是其中之一。
正宗的羊肉烩面选取的是上等羊腿肉,筒子骨和精制小麦粉。为了保证烩面的口感,小店掌柜会选择手工自制;将精心选取的小麦粉与淡盐水按比例混合,放于大瓷盆中,双手不断搅拌拍打面团。
拍打到一定程度,便可将面团分成若干等分,再将其周身裹上一层亮晶晶的芝麻油,而后才是将它擀成略长条的厚面饼,最后裹上保鲜膜放置一两个小时。整个过程看起来不难,操作起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手艺活。纯手工的烩面嚼劲程度家家户户各不相同,合理的程度意味着面出锅后筋道爽滑,有嚼劲且回味悠香……
掌柜的双手拿起一条面饼,看似随意力道却是恰到好处;看面饼在双臂的力作用下由面变线,于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好似翩然起舞少女的飘带。拿起,甩面,分裂,下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保证烩面不断条,不腻汤。
手工制作意味着健康无添加,口感上乘,然而同时也意味着,效率低下。在现代机械生产社会中,坚守着那将消失的手艺,无疑是美食店最诚意的告白。
烩面的汤底为羊腿精肉,筒子骨熬制而成;一口大锅,乳白色的浓汤氤氲着滚滚鲜香。丰腴的肉块在汤池中荡漾,看起来温润可口。
进店坐下,吆喝一声:“老板,一碗烩面”店家麻利地将面舞动下锅,在浓汤中浸煮片刻,面条吮吸着浓郁的汤汁,再配上红油,辣椒粉,麻椒粉,最后来一点香菜碎点缀……一碗羊肉烩面便上桌了。用筷子稍作搅拌,可谓丝丝筋道,麻辣鲜香,回味悠长。
南有过桥米线,北有黄桥烧饼。
与羊肉烩面相伴相随的是黄桥烧饼,仿佛是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卖烩面的小店必有现做现卖的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也有名武大郎烧饼。猪肉香葱馅的咸口或红豆白糖馅的甜口。将面剂子裹上面粉和馅料,擀成宽条或圆饼状,均匀的抹上蜂蜜水,再撒一层薄薄的芝麻,制作成型。制作黄桥烧饼的面团须软硬适中张拉柔韧,以确保烧饼口感适中。在铁板上煎烘定型之后切记一定要放入炉膛烘烤,如此一来减少了油腻,凭添了几分酥脆口感。烧饼最美味的是刚出炉膛那一刻,时间一久难免发硬,即使重新煎烤烘烤却难以复制曾经的美味。店家从面团的擀制到烘烤基本均为现做现卖,繁琐的过程难免流失掉一些生意,但在他们心中确保烧饼的口感才是响当当的金招牌,或许这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羊肉烩面与黄桥烧饼,当软滑柔韧遇到香酥脆嫩,如同咖啡遇到伴侣,是一场美妙的碰撞。一口烧饼,一口面,牙齿切换着酥脆软韧的口感,味蕾享受着鲜香酥麻的滋味,可谓小味道中隐藏着大惊喜。吃光了面,将余下的烧饼泡着汤汁吃下,又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妙事。
是谁说品尝英式下午茶才算得上美好事物,要我说晚餐吃一碗羊肉烩面才是淋漓尽致的生活。在小城市吃晚餐,尝的是美味,品的是悠闲。那里的人们永远不会像北上广形色匆匆,他们愿意在某日傍晚,叫上一碗小面,听着店铺的广播,慢慢等着黄桥烧饼;店家制作烩面的拍打声一阵阵传来,那声音并不急促,一声,两声……沉淀着岁月的时光,也沉淀着这座小城数不尽的美食小店,以及那来自远方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