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举国欢腾的诺奖,一场高调奢华的婚礼,原本不在同一维度的两人,因激烈的网络论争而联系在了一起。舆论主要围绕黄晓明,屠呦呦两人的社会贡献大小,以及巨大的收入差距展开论争,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了一种讽刺。
首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很难精准地去界定黄和屠的贡献到底谁大谁小,因为两人所在的领域不同,所以没办法用同一尺度去衡量二人贡献,因此也就没法分出大小,对医药界来说,当然是屠呦呦的贡献大一点,但对演艺界来说,显然是黄晓明的贡献会更大一点。这就好比你问:刘德华和马云的社会贡献谁更大一点?面对这样的问题,你确定你真的可以说清楚吗?其次,话说回来,连小平同志都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从长远和整体来说,显然是屠呦呦的社会贡献会更大,我相信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有疑问,而且时间也最终会给予证明。最后,到底谁才更能推动社会进步?关于这一点,我更愿意相信社会进步是因为各种力量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它需要政府参与,它需要商人和演员参与,它需要大学生和农民参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他应用的贡献,至于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如此。一个人就可以拯救整个社会的,那只会出现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里。但这里面的问题在于:个人贡献的大小并不应该成为他接受道德批判的唯一标准。比如,一个企业家的个人贡献比一个环卫工人要大,因此他就一定会比环卫工人更高尚一些吗?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竭尽所能地为社会做出正面贡献,他就应该值得被尊重,而无论他是演员还是科学家。贡献或分大小,但尊重并无高低。
屠呦呦的奖金只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而黄晓明办一次婚礼就花去两亿元,因此质疑我们这个时代重文艺但不重科技。在此我不想去探寻导致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因为那太复杂,也太沉重,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但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在一个正常社会里,任何一个公民是有权利以合法形式来处理他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财富的。黄晓明的钱非偷非抢,为什么他不能把自己挣回来的血汗钱用在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婚礼上?虽然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种过度的奢华,但我知道这与我无关,因为这是人家的自由,喜不喜欢是我的事,如何处置个人财富是人家的事,我没理由对人家指手划脚,更无权干涉。文中还提到: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才最终获得诺奖,但媒体却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黄晓明的一场婚礼,就引得全民围观。先不要说媒体对两者报道量的孰多孰少,因为并没有权威的数据来支持这一结论;单从传播角度来说,娱乐明星比科技新星会有更多的关注度,也大致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毕竟娱乐明星具有更多的话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屠呦呦的价值因此会被忽视或者埋没,也并不意味着黄晓明就应该变成那个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价值的终会名留青史,没价值的终会成为过烟云烟,时间会证明一切,但我们无法代替时间。
有网友会担心,这么悬殊的收入差距会不会让年轻人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并给现有价值观带来伤害?我的答案是:不会。
以前网游出现的时候,有人说:这会不会毒害年轻人?古惑仔电影出现的时候,有人说:这会不会误导年轻人?韩剧出现的时候,有人说:这会不会看傻年轻人?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不还是照样健康地长大成人?因为大部分人都非常清楚:网游是网游、影视是影视,生活是生活,它们之间永远不能划等号,玩完、看完,该干嘛干嘛去,否则就真的变成一大傻逼了。大家围观黄晓明婚礼,无非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看一看高颜值新人,感受一下那种温馨氛围,然后回过头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没有谁看完婚礼以后会蠢到跟自己的另一半说:今后就要这样的婚礼!那是别人的婚礼,只是我们的童话,当真你就输了。大部分人只是图个热闹跟好玩,既然为的是好玩,那么何来伤害?另外,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它并不因为一件跟自己并没有太大干系的事情而受到冲击甚至颠覆,如果价值观真的那么容易被颠覆,那我们的价值观早就已经被毁了很多次了吧:文章、陈赫出轨会毁掉我们的爱情观,柯震东吸毒、黄海波嫖娼会毁掉我们的人生观......但事实证明,这些事情最终都会归于平静,而我们依旧平静生活着,那些事情对我们的影响远没有想像中那样大,何况现在别人只是花自己的钱办了一场婚礼而已。
任何一个努力为社会作出正面贡献的人,不管他的贡献是大是小,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任何人都有权以合法方式去处理自己通过正常渠道获取的财富,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你喜不喜欢别人以及他的生活,都不应该对别人的生活和选择进行道德绑架与价值观绑架;这些应该成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
责任编辑 彭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