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天空一片蓝蓝的。
有多期待呢,我在路口,眺望着。
——题记
初夏的风,带着暮春的气息。微微地拂过我脸颊,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有多久没有来这里了,心想。独自站在离家不远的山丘上,眺望着远方。看着远处那几近方正的田字格,阳光温柔地照射在水面上,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远处还有早起耕作的人们,他们每天都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规则。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而勤劳的人们。
这里的天空蓝蓝的,微风柔柔的,催人懒懒的。这里不是我的家,但它是我心灵的港湾。这里是母亲的故乡,一个僻远却极其美丽的小山村。在这里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同时也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童年记忆。
孩提时候的我,因父母要外出务工,寄住在舅母家。于是,我离开了繁华的县城,来到这僻远的山村,开始了我的童年生活。初来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除了自己的亲人们。在这里,我没有结交一个知心的朋友,却收获了另一片宽阔的天地。
每天清晨,舅母都会外出耕作。而我生性腼腆,不爱和陌生人说话。每次舅母离开家之后,我都会从堂屋里头,搬出自家做的小板凳放到天台上。然后站上小板凳,搜寻着舅母的身影。有时候会为找到舅母的身影,而自娱自乐,高兴万分。有时候会为找不到舅母的身影而焦急,就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依靠。呆在家里有一段时间了,舅母便提议带我去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她带着我穿过那廊檐交错的过道和错落有致的房屋,我看着周边复杂难懂、变化多端的环境,下意识的紧紧拽住舅母的手。舅母意识到我的戒备,便亲声对我说:“孩子,不要怕。这里的人们都是很友善的,在这里没有像外边那样的坏人,放心的跟我走就是了。”听罢,手心的力度渐渐减少,看待周围的眼光也没有了之前的戒备。走完那过道,又见另一个世界。
原来在过道的尽头,有着一个果园。在这里,我看到了真实而没有经过包装的水果,我的眼里闪烁着惊奇和喜悦的光。之后舅母开始耐心的教我,怎么区分他们的种类,怎么区分它们的成熟度,怎样去识别它们。虽然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这些在未来是否有用。但是,我还是选择静静地听着舅母的话。这一次,我不再是拿着从水果摊上买回来的经过包装的水果,而是亲自爬上树去摘那些水果。自己亲手摘到水果,有着不同往日的体会。看着手中饱满新鲜的水果,不自觉的就咬了下去。也没有在乎它是否干净,心情激动的时候谁还会顾上这个。那一天,我在果园里学到了很多的常识,也尝到了许多新鲜味美的果子,最重要的便是我体验到了不同与县城生活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比物质更值得。
经过果园一日游,对这里敞开心扉了之后。我开始慢慢地和这里的同龄人玩耍,和这里的大人们打招呼。渐渐地,我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美是需要自己去发现和体会的。你待人真诚,别人也会予以真诚的回应。在这短暂的寄住时间里,我跟着舅母爬越过一座座大山,在山林中倾听大自然最真实而美妙的话语,呼吸着从这片厚实土地上散发出来的芳香,让自己在最纯洁的年纪里接受到了最朴实的心灵教育。
时隔多年,我又回到这里。它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已不如以往的多,那记载着历史的土砖房早已被新式楼房所取代。破碎的泥砖,散落在野草丛生的路边,无人问津。
风起了,初夏的风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夹杂着我对这里最原始的情感,一起随风飘散。散落在不知名的远方,在那里沉淀着我对它深深的爱。
责任编辑 刘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