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南华大学的关心和支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疫情面前,所有南华人尤其是南华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南华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发展,出台了《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下面我就《意见》的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2016年,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两次大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建设健康中国,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始终坚持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南华大学作为湖南开办西医本科教育最早、医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完整、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省属高校,一直牢记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初心,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要求,学校以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为目标,在系统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
这个文件的制定,既是对现有医学教育的深化和完善,也体现了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一流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索,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明确了办高水平医学教育的发展定位。南华大学医学教育经过62年的发展,已积淀厚重的基础。《意见》明确提出办高水平医学教育这一发展定位,既体现了学校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更彰显了服务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医学教育在新的起点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不被存在的问题所惑、所惧、所困。结合办学实际,在人才队伍、教学质量、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临床能力等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优队伍、谋突破、提质量、重提升的总要求。三是实施路径更加科学。《意见》既谋划医学教育全领域、全体系、全过程的改革举措,更突出在一流师资队伍、本科教育教学、研究生与住培教育、科研与学科建设、临床服务能力、管理体制机制、保障机制等重点领域实施一系列具有南华特色的改革举措。
《意见》围绕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与住培改革、科研与学科建设、一流临床能力建设、医学教育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7个方面明确了32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改革举措。
1.围绕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引培并举,三年内打造一支拥有1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医学师资队伍;探讨新进博士“5+2”的培养模式,建立7年不能晋升即淘汰制度,加强年轻博士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制度设计,推动基础与临床师资双向交流,从根本上改变基础、临床割裂的问题,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者和医生。
2.围绕本科教育教学,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国家需求,统筹规模、质量与效益,优化医学专业设置和本科招生规模;探索“医+工”和“ 医+理”的“2+4”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医科与工科,特别是与核科学技术学科交叉融通;实施优质生源计划,设置竞争性奖学金,实现临床医学专业50%学生免学杂费和住宿费,通过解决优秀学生后顾之忧和引入竞争机制来吸引高质量生源;落实“课程思政”责任,坚持医教融合,减轻学生负担,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3.围绕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照“规范过程、强化能力、提升素质”的总体要求,将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充分整合,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四证合一”充分衔接配套;尝试临床医学培养“5+3”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贯制改革,鼓励学校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参加本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围绕深化科研与学科建设,瞄准医学发展前沿和人民重大健康需求,聚焦重点领域的学科优势,强力推进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实施学校医学临床研究的“4310”计划,切实提升附属医院临床研究能力;大力支持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医工交叉研究,构建“基础-临床”融合发展机制;选择优势学科,集中力量,强化人才引进和学科团队建设,大力打造特色,加快学校在特色学科领域领先地位的形成,建设临床学科的“国家队”。
5.围绕一流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探索实施临床大科室制,推动分子医学的临床应用,提升肿瘤、传染病、生殖医学、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方面的临床服务能力,发展口腔医学教育和临床能力,强化医联体建设,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设立南华大学医院发展规划指导委员会,为学校附属医院的规划、发展和运行提供咨询与指导。
6.围绕医学教育管理机制和体制改革,一是设立南华大学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二是完善衡阳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职能。明确了管理机构的总体定位、内设架构和组成单位,形成南华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
7.围绕改革保障机制,优化内部资源调配机制与考核机;推进国家卫健委与省政府共建、深化社会合作、拓展校友资源、拓宽捐赠渠道等工作,形成更加多元的资源保障机制;探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任期内教学和科研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附属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另外,为了保证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目标任务措施全面落实,《意见》还提出了4条工作要求,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对学校医学教育和附属医院的引领作用,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推动学校医学教育和附属医院发展的强大动能。
各位记者朋友,以上是对《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相关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记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宣传南华大学和南华大学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南华大学医学教育改革在新起点上再出发,为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