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故事 -> 正文

从登上讲台到心灵贴近

——计算机学院志愿者与乡村儿童的成长手记

发布时间:2025-07-07    作者:文/刘嘉盈 图/何启恒    点击:     

7月5日,我作为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其中的一个成员来到了安仁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开展少儿编程课程教学。

初次站上讲台,面对乡村儿童好奇而期待的眼神,我既紧张又兴奋。如何让抽象的编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特别的”少儿编程课。

讲解少儿编程原理

从拘谨到互动:点燃思维的火花

起初,孩子们面对陌生的编程概念显得小心翼翼,课堂提问时常常低头沉默。我调整策略,用“给电脑下命令”这样的生活化比喻讲解指令,并设计“三分钟记忆大挑战”游戏活跃气氛。渐渐地,教室里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一个男孩甚至兴奋地喊道:“老师,循环结构就像做早操时的重复动作!”——这样生动的联想让我惊喜不已。

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从知识到情感:双向成长的温度

课堂结束时,孩子们仍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有人围在讲台屏幕前尝试指令,有人跑来分享自己构思的动画故事。最让我触动的是,一个女孩悄悄递来纸条:“老师,我以后想做出会动的故事书。”稚嫩的字迹背后,是一颗被点燃的梦想种子。而讲台上不知何时多出的卡通贴纸和小礼物,更让我体会到教育最纯粹的回馈。

与学生合影

反思与前行:让教学更有力量

课后复盘时,我记录下需要改进的细节:抽象概念需搭配更多案例,课堂节奏要留给孩子们思考空间。但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当孩子们眼中的困惑化为领悟,胆怯变成自信,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在他们的成长中收获了最珍贵的礼物——用专业播种希望,以真诚贴近心灵。

这堂编程课,是志愿者们共同成长的起点。未来,我将继续以耐心和创意,帮助更多孩子推开科技世界的大门,也让自己的支教之路越走越坚实。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