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推动本科生提早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从自身兴趣出发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并提供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实践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近期捷报频传,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学子们在科研领域绽放光彩。今天,让我们走近李振业及其团队中的优秀本科生们,见证他们在科研路上的坚守与突破。
该团队由硕士生导师李振业教授领衔,汇聚6名硕士研究生与8名本科生。李振业教授实力深厚,201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Ⅰ类引进博士,专注于光电器件高效利用太阳能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在Energy Environ. Sci.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成果丰硕,还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星火奖” ,为团队发展筑牢根基。团队紧扣“基于光电器件高效利用太阳能及屏蔽核辐射”开展研究,瞄准行业痛点,探索技术突破,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动力。

从左至右:张靖瑶 李遥 李振业 刘宇航 苏仁龙
在李振业老师指导下,本科生科研成果亮眼: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102班的苏仁龙,其学术论文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Chem. Eng. J.(IF 13.3)正式收录。从2023年8月大二暑假起,历时16个月,他攻克了实验时间冲突、精度难题等,收获了自学与科研认知的提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101班的李遥,其论文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Nano - Micro Letters(IF 31.6)已返稿待接收。该研究聚焦改变PFN - Br聚集状态,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在克服英文文献阅读、理论储备不足等困难时,她借助工具、视频与师友助力,在校区往返与实验变量挑战中不断坚持,实现了能力的跃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101班的张靖瑶,其论文被中科院二区top期刊Small(IF 13.0)正式收录。在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阳极界面层掺杂改性的过程中,她的文献检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还指导学弟学妹参与科研竞赛,加强与导师的沟通联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101班的刘宇航,其论文在SCI期刊Next Materials已返稿待接收。在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核辐射屏蔽性能时,面对实验枯燥、时间冲突等困境,他选择了坚守,并不断积累论文写作全流程经验,培养科研品格。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这支科研团队,以老师引领为舵,学生拼搏为帆,在科研海洋破浪前行。他们的故事,是青春与科研的精彩交融,也为更多学子照亮科研奋进之路,期待他们续写更多创新华章。
责任编辑 邹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