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故事 -> 正文

曾文杰:志以科研 德以育人

发布时间:2020-06-08    作者:文图/刘佳宁    点击:     

人物简介:曾文杰,男,汉族,1988年生,中共党员,硕士,讲师,现为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先进反应堆技术”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骨干成员,核工175班班主任,是南华大学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核反应堆控制本科生兴趣小组”指导老师。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会员”等荣誉,参与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参编教材1部、专著1部。

2013年7月,曾文杰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来到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实验中心工作。2017年6月,他担任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作为专业教师,加上4年的带班经历让他对如何从科研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有了自己的思考,不久一个“以兴趣为导向”的本科生兴趣小组在他的指导下成立了,这也是后来核反应堆控制本科生兴趣小组的雏形。小组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兴趣导向,加强交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组织原则,秉承“循序渐进、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发展理念,旨在营造“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交流”的学习氛围。

曾文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讨论

此后,从每周末团队成员们一起交流学习问题、讨论研究工作,到小组管理制度系统化地建立,兴趣小组在摸索中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优秀集体,并逐步确定了核反应堆堆芯功率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兴趣小组成员共计11人,涵盖大一至大四学生,大一的学生先从基础工作开始做,逐渐入门,组内形成高低年级学生间的“传帮带”。当组内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曾文杰会向校内外专家学者以电话或邮件交流请教。

曾文杰操作核电厂漫游机

曾文杰最看重的是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他说:“有责任心就会有担当。有责任心,就会努力学习,把事情做好。”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业学习,兴趣小组通常在周六、周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自由的学术氛围要求小组成员们更加自律、主动地学习,自由而又有序的学术氛围使得小组成员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认真、踏实地做着各自的科研工作。对于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何做好科研与课程的融合,团队成员们渐渐有了更深的感悟。

兴趣小组中曾文杰印象最深的一位学生是核工175班的姜庆丰。他在谈到对姜庆丰时说:“我记得他大一第一学年成绩非常优秀,但几乎不参加其他任何活动,平时也很少笑,是很害羞的一个学生。他因为对数学建模很感兴趣,加入了兴趣小组,做事非常积极,布置的事情一定会按时完成,就算做不完也会有反馈。”姜庆丰将兴趣小组中学到的方法用到数学建模中,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荣获南华大学十佳创新创业先锋,并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SCI论文。

谈到科研育人,曾文杰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科研育人是很有必要的,同学们希望在本科期间从科研上得到锻炼,培养自身的科研素养。对于老师而言,能够看着自己指导的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也是自身的成长和收获!”因而,他不仅注重小组成员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常常教导学生全面发展。一位小组成员提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曾老师永远先考虑同学们的利益,而后再考虑自己。有时晚上11点多,小组成员向曾老师请教问题,他都会一一解答。”

曾文杰的周末都是在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中度过的,几乎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一开始他的家人也有些不理解,但看到他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时发自内心的笑,慢慢地也被这份热爱所打动。他常说:“培养好学生是自己的兴趣,我忙得很开心。”同事们口中的曾文杰,也是一个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的青年教师。“曾老师是最支持学生工作的老师之一,无论是刚参加工作时做一年制辅导员,还是后面坚持做班主任时,都是真心的替学生着想,全心的为学生服务。”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军如是说。

在曾文杰的指导下,核反应堆控制本科生兴趣小组成员已主持省级大创课题1项、校级大创课题1项,发表期刊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7篇(中科院一区4篇,二区3篇)、EI论文6篇、CSCD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团队被评为南华大学优秀创新团队。谈到兴趣小组目前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非常欣慰,“小组成员们都很有激情,能够看到小组成员之间主动交流、反馈。学生之间已形成了跨专业、跨年级的无障碍交流,学习氛围浓厚。”

曾文杰与团队两名2020届毕业生

对于兴趣小组之后的发展,曾文杰说:“今后,我们会继续一级一级传承下去,将学生做出来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兴趣小组现在在做的核反应堆堆芯功率控制系统,主要是围绕液态熔盐堆和小型压水堆,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实现了大范围变负荷工况下堆芯功率的良好控制。之后,我们会从堆芯功率控制系统出发,力争通过几届同学的努力,搭建一套包含反应堆一、二回路的运行仿真系统,并探索是否可将这一系统用于仿真实验教学,并将这种科研思维一直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