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故事 -> 正文

药理学教研室-----矢志创新追求卓越

发布时间:2013-06-28    作者:陈健平。童瑶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药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学者的艰苦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博士、硕士和海外归国学者为主体,以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理学省级教学团队、药理学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和湖南省精品课程《药理学》为依托,以湖南省高等学校“药物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和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建设平台,年龄、学历、职称与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多年来,团队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研究与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汇聚优秀人才 形成团队合力拥有一支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是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教研室按照“优化结构,提高层次,造就名师”的思路,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团结一致、敢于创新的教学团队。目前,该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5名,其中,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者5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师德标兵1名,留学归国人员5名(目前还有3人在国外深造或读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名。团队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团队成员总数的90%。
  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采取“四送五进”、“导师责任制”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四送”即送出国学习、送出去攻读博士、送出去做访问学者、送出去短期进修,“五进”即有选择地调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聘请在国外留学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挽留外读博士、引进外校毕业的博士和硕士、选留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导师责任制”,即选派品德高尚、精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本学科骨干教师,担任新进青年教师的导师,在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给予具体指导,通过跟班听课、指导修改教案、讲稿与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新进教师,教研室要求他们完成“五个一”的培训计划,即系统听完一门课、精读一本教材、写好一套实验教案、设计一个新实验、预讲一次理论课,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目前,团队中4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58.8%,是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富有活力、勇于开拓的教学团队,为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矢志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质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开展高教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团队一直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同时还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把教改中取得的经验、成果及时总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育人质量。
  团队成员共承担全校医学、药学、预防、检验、护理及生物等多个专业本科的10余门课程教学任务。如何适应不同专业特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本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为此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如《药理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制定落实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并组成以课程负责人牵头的多个教学小组,积极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在历年的教学效果考核中,团队教师都获得了教学检查组专家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是团队的优良传统,也是团队矢志追求的目标。近10年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教改课题20多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0余篇。其中,“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拓宽和强化实验室职能”教改项目早在1992年便获得湖南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教研室还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5项。
  教学科研互促 助推团队发展如果说教学是团队建设之本,科研水平的提高则是团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说教学是团队发展的主体,科研便是团队发展的灵魂。作为教师如果不做科研,教学就将成为无源之水”。这是团队所有教师的共识。这也成为团队发展的“助推器”。
  药理学学科于1996年组建了药物药理研究所,1998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药物蛋白质组学实验室被湖南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建设实验室。近年来,本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国家“973”课题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50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ISTP收录40余篇。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申请国家专利5项。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教研室教师及时总结科研成果,纳入教材的编写当中,先后出版了面向全国发行的教材、专著及教学参考书16部,其中主编包括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4部、副主编7部;另一方面,更多的教师将其科研成果不同程度地写进课程教案或课件之中,把科研新信息带进课堂,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适用性、前沿性大大提高。此外,团队还利用学科科研优势,在大学本科生素质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学校率先组织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亲自实践参与科研全过程。近年来,本团队教师先后指导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指导学生完成或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陈临溪教授指导的刘向阳等学生完成的论文“银杏叶提取物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兔血管依内皮舒张功能保护作用”曾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赛“优胜奖”,雷小勇教授指导的本科生科技作品“戒烟牙膏的研制与应用”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责任编辑:曹正平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