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屡有建树,为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重塑民族之魂进行了一次次探索和尝试。2001年,人大在校园树立起孔子塑像,开全国高校之先河;2002年初,镌刻着中外各九位先哲画像和格言的“百家廊”成为人大校园里的重要人文景观;紧接着,人大又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孔子研究院”,并于2004年成功举办了“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动。日前,人大决定组建国学院,并将于今年9月正式挂牌招生,此举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国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新时期重振国学的伟大意义、国学复兴对在大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的作用等问题采访了人大校长纪宝成。
问:进入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和重估国学的价值与意义?
答:国学是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主要以儒学为核心,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学问,是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果。然而近百年来,国学的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今天的中国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汹涌澎湃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实用功利主义的驱使与影响,如西方强势文化话语霸权的渗透与制约,等等。但其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承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对体现民族之魂魄的基本载体———国学有意无意地采取了忽略或偏激的态度。
应该说,国学的问题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的走向,国学研究关乎中华文化的重建。当我们回眸国学百余年来的风风雨雨之时,可以看出重振国学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20世纪初在国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学者,都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而能融汇中西,运用新的学术理念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却没有沉溺于复古泥淖,而是以突出的国学研究成果弘扬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开放精神,展现了中华文化新陈代谢的强大生命力。
无论是上世纪前期激烈而亢进的反传统文化大潮,还是上世纪中期以后破坏性极强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固有学术文化的态度都一概是批判和唾弃,在上世纪初也曾有过短暂辉煌的国学也就几乎沦为绝学,中国的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间,出现了深刻的断裂。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的精华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的命脉,这种断裂,让我们的新学术在建立之始就没有了根本,没有了特色和优势。这种断裂直接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新道德、新秩序、新文化的形成缺失了一个基础、一种依托、一根主干文脉和一个最重要的源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强烈呼吁:脊续文脉,重振国学。
问:人大在这个时候提出组建国学院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答:一所大学,在繁杂的日常科研与教学工作之外,时时反省自己是否遵循了大学的根本宗旨,当得起那个“大”字与“学”字,是一项必须经常做的功课。而大学的根本宗旨是什么,是做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学术库、思想库,做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清醒剂,培育时代新人,引领时代潮流,孕育时代新风。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人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办以传承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国学人才为宗旨的国学教育方面,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人大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术氛围,培养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堆沙成塔,积水成渊,这些努力成为学校采取更系统更有组织的“振兴国学”行动的先导。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人大决定成立国学院,既要为国学研究与振兴直接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也要为国学的发展与振兴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国学本身是集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为一体,但是引进西方学说后被分割为文、史、哲,在文史哲方面的确培养了一些人才,本身也有它的优势和特点,但是文史哲的分设消解了国学整体性的优势,把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彻底分割。我们现在重新设立国学,还国学集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一体的本来面貌,从整体上研究国学,培养人才,但仍然保留文史哲。事实上,教育部有关部门也认识到这是个问题,曾经做过文史哲实验班的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实验班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经过多年实践,最后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采取国学专业的形式解决这一矛盾,可能是有益的探索,充分发扬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特点,或许将会大大有助于拆除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壁垒,尝试建立新型的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
问: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全球化背景下,呼唤国学、重建国学,对青年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答:在今天,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正遇上很好的机遇,具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而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主要通过自己固有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国学则是这种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之族,应当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时代的脉动中铸造辉煌,在穷变通久的创造中开辟美好的未来。二是重视传统文化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为重建国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盛世兴学术,治平倡礼乐,这是古往今来的不变真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展现出无限生机和光明前景,重振国学可谓恰逢其时。
重振国学首要的就在于培养人才,我国传统的学术精神与西方学术理念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强调将学术的训练与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从最早的西周官学到孔子创办的私学,再到秦汉之后的各类学校,无论是官学还是书院,都注重将学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以学术训练增进学生人格,以学生人格提升学术境界,使二者实现良性互动。近现代以来的国学大师大都传承了这种优秀传统。从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创办国学门,到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都是对这种学术传统和学术精神的实践与继承,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学实体都中断了。因此,我们今天重振国学,首要的就在于将国学研究与人才培育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人品与学问俱佳的国学研究队伍,以使国学文脉得以接续、精神获得传承。
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包括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每个中华儿女应当坚信,中华文化仍将再次焕发青春,再现活力,再展魅力,再次造福于中国与世界。重振国学也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必要步骤,国学研究,是以当代科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手段,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进行国学研究,接受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同时,重振国学是加强爱国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的学生从中可以真切体悟到,我们的国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灿烂,不是一个没有文化之根的流浪民族。这种从文化字号中萌生出来的爱国主义、从文化共荣中产生的凝聚力,将是极为牢固的。通过学习和了解国学,也能够丰富和提升学生们的精神生命,使他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地对待人生,完善自我。传统文化带给青年学子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通过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康的细胞和组织,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打下坚固的基础。
问:重建国学的现实途径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发挥高校的优势在大学生中普及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
答:国学的重建与振兴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反复尝试、长期坚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我们认为,总的原则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具体地说,其重点是在四个方面:重建理念,重建方法,重建队伍,重建学科。
重建理念,意味着在国学的重建中,我们不会对传统国学进行简单回归与重复,而要以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以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视野指导国学的重建,真正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畛域,立足于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启迪,接受借鉴;三是具有国际意识,不断开拓视野,注重东西文化比较,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四是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除传统的文史哲内容外,注重补充新的成分,包括要改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观念,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理与研究。所有这些意味着,当代的国学教育,也要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和理念。
重建方法,意味着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在借鉴和运用传统的方法与手段之余,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技手段,使国学研究与传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将注重、借鉴和吸收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队伍的建设是国学重建中的重中之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国学研究队伍,重建国学便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必然会流于形式。因此建设具备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拥有扎实传统文化学术功底、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队伍乃是振兴国学研究的根本前提。这其中,高校将起主导性的作用,承担着搭建国学人才培养广阔平台的重大责任。重建学科,意味着我们要从国学自身的特点出发,讲究治学的总体把握,注重义理、考据与辞章的一体化,在严谨的考辨中追求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精神和方法在现代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把国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种学科加以重建和发展,对于繁荣学术研究、传承中华文化,无疑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问:有学者提出,“要使整个人民大学成为一个大的国学院”,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我的理解就是,要加强高校的通识教育。比如当年的西南联大,这所学校在历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是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出了那么多大师。我去现场看过,办学条件差得不能再差,可是培养了那么多人才,国学功底都很深厚。西南联大国学方面的通识教育值得我们研究。当然,我还认为,小学、中学阶段如何适当增强国学基础方面的教育,也很值得研究。就我本人来说,我当初上初中时的文学教材估计现在很多高中生不一定都能看懂。
所以要重视人文素养的训练,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国学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国学教育的影响要辐射到各专业,这对通识教育的加强和改进会起到丰富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肯定是形成爱国情怀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对大学生起到作用,而且面向全社会。现在讲“以人为本”,关键是人要得到和谐的发展,国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给人们以美的熏陶,陶冶了性情,塑造人们的人格,提升人自身的魅力,能够促使人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