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要闻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黄诚:秒表丈量成长路,以行立教铸师魂

发布时间:2025-09-09    作者:文/夏文辉 图/受访者供图    点击:     

晨光洒满操场,黄诚站在跑道旁,手里攥着磨得发亮的秒表,目光紧紧追随着跑道上疾驰的身影,“肩向下沉,摆臂再主动一点!”——这是黄诚在南华大学田径队队员心中最深刻的形象,“黄老师洪亮的声音,比朝阳更让人安心。”

2009年,黄诚怀揣着对体育教育的热忱,成为南华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后又担任学校田径队教练员。16 年来,他扎根赛场与训练场,带领队员斩获省级冠军 20 余人次、全国冠军 10 余人次,三次荣获 “全国大学生优秀教练员” 称号,用实打实的成绩书写了体育育人的精彩答卷。

以“身心同训” 点亮体育梦想

2015年,学校田径队不再招收体育特长生,每年从各专业学生中选拔有兴趣、有潜质的非体育生进入田径队。黄诚沿用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流程,将高强度、标准化的训练方案直接套用在文化生身上。可没过多久,问题来了。队员频繁受伤、训练积极性日渐低迷,甚至出现大规模退队现象,队伍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黄诚与获奖队伍合影

如何才能让文化生在田径训练中超越自我?“之前的老路子不能走了!”黄诚意识到,文化生与体育生的体能基础、心理状态截然不同,不能用带体育生的思维去训练文化生,必须找到更适配的训练方式。既。他慢慢调整自己的带队模式,既保训练“硬指标”,又关注学生的“软需求”,从训练出勤到竞技比赛,逐步摸索能帮助学生突破自我的方法。他总结出“身心同训” 的理念——既要通过科学训练提升体能、打磨技术,更要筑牢学生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带着自信站上赛场。

曾有队员因赛前过度紧张,萌生退赛念头。黄诚得知后,连夜与队员促膝长谈,用自身经历分享“赛场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心态的博弈,能站到这里,你就已经赢了一半。”。此后,他在训练中加入模拟赛场情境、组织团队互助分享等环节,帮助队员在一次次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

黄诚与胡娟合影

“田径队像家一样,孤身一人在外地求学,有老师嘘寒问暖,有朋友共同进步、彼此照顾,我就更加有动力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大步前进。夺冠之路上,我只是负责上场跑,荣誉是属于我们整个田径队的。”护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国家级优秀运动员胡娟笑道。在遇到训练“瓶颈”时,黄诚想方设法帮助她取得突破;在备赛焦虑时,黄诚和田径队队员主动当起“树洞”,帮助她重拾信心。在黄诚指导下,她蝉联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甲组800米、1500米、4*400米接力赛冠军。

以科学创新破解训练难题

“黄老师总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我们动作的问题。”这是田径队队员的共识。针对每位队员的潜力和不足,黄诚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针对短跑队员爆发力不足,他不局限于传统深蹲,而是根据队员个性设计易掌握的技巧。为缓解中长跑队员训练疲惫,他利用校园林道、台阶、上下坡道等自然地形替代环形跑道,让队员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耐力。训练中,他还常穿上运动服为队员领跑,每当队员快要坚持不住时,看到教练咬牙冲刺的身影,便会重新燃起斗志。“教练总能用最‘朴素’的方法,让我们跑出最好的成绩。”队员们常说。

如何兼顾学业与训练,是比赛场竞技更难的“考题”。为帮队员平衡二者,黄诚创新探索出 “碎片化训练法”。他将大强度训练拆解为晨间、晚间、课后的“短平快” 模块,既保证训练量,又为队员留出充足学习时间。

黄诚(前排中)与队员合影

“体学双优,终身受益。”这是黄诚常挂在嘴边的话。6点训练,8点下训去上课,非上课时间去图书馆自习,晚上自习结束后再去操场训练,在黄诚老师的鼓励引导下,队员们都能放下手机,自觉投入到学习中。“成绩不好是会被田径队除名的。”队员们以此互相打趣,也相互激励。

在他的影响下,队员不仅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多名队员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及学科竞赛大奖,先后30余名队员保研或考上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真正实现了“文体双辉”。

以无微不至守护成长之路

清晨6 点、夜晚9点,在操场上,常年能看到黄诚放弃休息时间,与队员训练的身影。即便身体抱恙,他也从未缺席。今年暑假,在备战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期间的关键时期,黄诚生病住院了。术后第二天清晨,他便通过视频连线指导学生训练。发现线上指导无法精准纠正动作,他又攥着未拔针的手臂赶到田径场,用嘶哑的声音为队员鼓劲,训练结束后才匆匆返回医院。

训练场外,黄诚更像队员们的“老大哥”,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垫交学费、出借生活费,帮队员解决生活难题,倾听队员诉说心事,带队员去散心吃夜宵……赛前集训时,为了让队员们在高强度训练中保持最佳状态,他亲自下厨,炖鸡汤补营养、熬杂粮粥控饮食。比赛期间,他又化身保姆,亲自把关参赛队员的衣食住行,在队员耳边碎碎念“空调开到26°””中午睡一个小时”“出汗之后及时换好衣服”。

2024年10月,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备赛期间,队员罗婉仪面临课业、考研、训练三重压力,加上赛前突发伤痛,几情绪近崩溃。“黄老师敏锐察觉了我的失落,他没有和我说大道理,只是默默关心我的生活,悄悄调整对我的训练计划,反复宽慰我无需担心。”在黄诚的关怀下,田径队在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10金4银1铜,罗婉仪获得两项金奖且成功考研上岸。“在我们眼里,他的秒表不仅记录速度,更丈量着成长。他的话语很日常,却总能在迷茫时,为我劈开一条向前的路。”罗婉仪说道。

16年来,黄诚用实际行动证明: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体魄的雕琢,更是灵魂的塑造与信念的传递。那些晨光中的指导、深夜里的陪伴、赛场上的鼓励,早已化作队员们青春里最珍贵的记忆。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