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南华大学首页   南华新闻网首页
站内搜索:
 首页 | 上级精神 | 学习动态 | 院部传真 | 领导讲话 | 心得体会 | 成就经验 | 学校文件 | 视听信息 | 学习资料 
心得体会

正确认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作者:护理学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4-13

 当前,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蓬勃开展。为实现“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目标,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紧扣科学发展观主线,围绕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中心,联系各自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查摆自身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努力探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在这场讨论的主流声音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杂音,由于对解放思想的认识偏差和急于改变落后现状的浮燥心理,一些干部群众认为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想他人想不到、做他人做不到之事,只要有利便可大胆为之。这种论调表面上看是敢想敢干,实际上是急功近利行径,听之任之,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可协调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全稳定。因此在当前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很有必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早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就有明确诠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结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概括了解放思想的四个基本内涵:
    解放思想特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精神状态的改造。
    解放思想体现——创造性实践。创造是发展的基本形式,创造性实践是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是开辟前进的道路,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本质的特征和规定。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解放思想本质——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离开对规律的探索、认识、遵循,解放思想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今天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解放思想目的——真正解决问题。思想是解放还是僵化,解放程度是够还是不够,对还是不对,只能坚持实践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饯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问题。
    解放思想绝对不是头脑发热、空想蛮干,不是“闯红灯、打擦边球”,更不是为所欲为、胡作非为。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围绕破解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思想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改革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着力推进民主决策,努力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正确认识和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全党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上一条:科学发展化学化工学院

  • 下一条: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