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要闻 -> 正文

机器人也能看病?200名专家齐聚南华大学共商诊断学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20    作者:文:夏文辉/图:曹正平    点击: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动诊断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交流诊断学教学新成果,8月19日,由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主办、南华大学医学院承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南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桂庆军主持,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万学红、南华大学副校长刘升学、南华大学原校长文格波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刘升学简要介绍了南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和办学成绩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南华大学医学学科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高端医学人才和临床一线医疗人才3万余人,拥有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和11所协作型三甲附属医院。南华大学的临床医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学科ESI排名位于全球0.6%。

康熙雄和万学红就诊断学科的发展、诊断学教学以及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发表讲话。文格波在讲话中介绍了南华大学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诊断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也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已成功举办19届,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加强联系和协作的平台。

此次研讨会以“虚实结合,强化技能,提升人文,促进诊断思维”为主题,探讨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加强诊断学教学,通过“虚实结合”, 丰富诊断学教学内容,强化临床技能操作,全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提高医学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临床科研,对接“精准医疗”和“精准诊断”理念,全面提高“卓越医师”科研思维。

研讨会持续两天,25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介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展示和讨论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微课及MOOC优秀作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本次研讨会还汇编了56篇教学论文供与会者交流学习。

开幕式上,现场展示了机器人医生(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诊断过程。将100份电子病历导入系统中,现场仅用4.8秒就完成了患者数据的计算、分析和诊断,与原始确诊诊断结论,以及现场专家主任的诊断结论进行比对后,得出其准确率达98%。

责任编辑:夏文辉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