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院部传真 -> 正文

【体育学院】“疫”不容辞——记体育学院副教授、湖北省黄冈市马曹庙镇桥子畈村防疫志愿者邓奎

发布时间:2020-03-12    作者:图文来源:马曹庙镇桥子畈村委会 整理:刘红利    点击:     

邓奎,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南华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湖北省黄冈市马曹庙镇桥子畈村防疫志愿者。

2020年2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挡了邓奎返校上岗的脚步,却阻挡不住他为这场疫情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村部防疫关卡志愿“守门人”

“村里需要志愿者吗,我是党员,我和我哥来。”邓奎所在的百年古镇马曹庙镇桥子畈村防疫防控微信群里,一条招募志愿者的信息让他激动了起来,当即报了名。

为配合做好村镇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保持“零疑似病例”、“零确诊病例”的“双零”目标,他和哥哥邓伦在村镇领导的统一指挥下,严防严控,坚守在桥子畈村防疫关口执勤。

邓奎、邓奎哥哥邓伦、防疫志愿者在一起工作

桥子畈村村支部书记肖继光(中)、邓奎(左)优秀防疫志愿者(右)合影

“我要为村里的防疫工作尽一份力。”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防疫决胜的关键期,他积极响应村镇党(支)委号召,毅然投入地方的防疫工作中来。早上8点不到,邓奎和哥哥邓伦做好自我防护后,严格按照《马曹庙镇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排查交通卡口查验操作规范》要求,“坚守原则,灵活应变”逐一检查通行手续并进行测温登记,实时消毒,遇到来往的行人耐心劝返,并拿出“教育人”的“杀手锏”宣贯防疫知识,他幽默的沟通方法让“不听话”行列里的村民逆转为“防疫宣传接班人”。从思想源头上落实村里的防疫工作。

“你们志愿者就像雷锋一样!” 一位12岁的孩子脸上挂着天真的笑容开心的说道。

其实,邓奎家中80岁高龄的老母亲最近胃口越来越差,妻儿因受疫情影响都在湖南,他将对家人的担心和思念藏在心里,却把党员的“责任”初心诠释在了“疫战”中的党旗下。

村民心中的“热心人”

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到工作岗位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为防止村民“乱跑”,他“招数百出”。

具备体育特长的他前天自制“飞镖”(实际上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圆形塑料盖),昨天自画羽毛球场;今天教练“太极拳”,明天PK乒乓球……让大人小孩在自家院子里锻炼身体,玩得不亦乐乎。

一把椅子、一个工具包、一个院子,邓奎搭起“临时理发店”,免费为村民理发,每为一个人理完发,他都要做一次消毒处理,确保工具干净。他用心而“娴熟”的理发“手艺”让村民纷纷预约起来。

理发、体育游戏在平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在疫情防控期,却成了颇有难度的事,邓奎用平凡义举、点滴爱心向村里传递正能量,让村民心里暖洋洋。

构建文明乡村的“领路人”

疫情期间,环卫清理工作受阻,邓奎第一时间号召邻里分类归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确保村民卫生环境安全。

“这个时候,环境卫生是防疫的重点之一”

邓奎22年前就到湖南南华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明德博学求是致远”,除了在学校他以实际行动秉承校训,对家乡,他从也不忘根。

他深知这个孕育过他的地方经济以农作物为主,农活体力消耗大,只要休假在家,便会热心帮助村民干活,他还将新理念新科技带回乡里,主动为大家找新型便捷农耕机器,直接采购免费送到家,并担起了“售后服务”。

在村民心中,他是大学老师,懂得多,“有困难,找邓奎,他是百事通,他愿意帮我们。”他带给村民的是无尽的力量和信任,正是这些先行的作为让他在村部防疫工作上更加“顺手”。

在校园,他用博学多识“润物细无声”,

在家乡,他用爱心传递“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疫情来临,他用不动声色的智慧,毫不犹豫的勇气,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不只是党员队伍中晴天里的一道暖阳,更是雨天里的一把伞。永远在我们身边关心着学校的事,乡村的事,国家的事,党员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