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南华大学军工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在湖南省社科联的统一部署下,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发挥文化传承、文化普及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社科普及活动,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示了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应衡山书院之邀,6月21日,基地成员蒋福明、刘萌芽、徐阳炎等驱车来到衡山县店门镇能仁村,与山长康才德先生等人就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普及等问题作了交流和探讨。基地成员介绍了2020年湖南省社科普及周启动式(湘西州十八洞村)开展情况、南华大学军工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历年的活动开展情况,双方深入探讨了书院文化、乡村文化、红色文化在脱贫攻坚的优势和途径,并就基地与书院在社科普及工作的下一步合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衡山书院位于美丽的明月峰下。2012年,“康才德、陈贻菊夫妇有感于千年学府衰败零落,文风难继,毅然自粤返乡,斥资5000余万元,开山填壑、修路建楼,广纳学者英才,藉以重兴衡山书院之文脉。”衡山书院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兴建了乡村文化馆,开展了“修繕古文化遗址”“宣传红色革命事迹”等公益文化活动,为推动本地乡村经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