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国社科项目申报指导会议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龚学余、人文社科处处长陈海利、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以群莅临学院对项目的申报予以指导。学院院长戈玲玲、副院长何固佳、副院长蒋天平、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戈玲玲主持。
龚学余针对一份国社科申请书,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等逐项进行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同时,龚学余分享了关于课题选题与申请书写作的种种技巧。龚学余强调,科学研究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回报,科学研究于公于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鼓励大家对国社科项目申报要有信心。
王以群对几份标书的题目及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谈到两次获得国社科项目的体会时,王以群指出,一是现在申报国社科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努力,必须专心;二是申请书写作的逻辑性落在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来源于与研究相关的前期基础及前人的理论和方法;三是整体框架与课题名称的重点应该联系在一起,方法和思路应该围绕研究内容,创新点要实在,不在多。
会上,陈海利首先反馈了省基金办对去年外院申报的3项国社科项目的意见和建议,赞扬了外国语学院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带动科研发展的举措,对外院科研蒸蒸日上、节节高的势头表示祝贺,同时充分肯定了外院在2015年承办第三届全国翻译学语料库研讨会对提升学院和学校名气的作用。接着,他强调青年教师一定要在科研团队的合作中寻求发展,要坚持,不能松懈;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外语类成果奖申报的种类,嘱咐大家在做研究时就应该考虑成果申报。最后,他希望外院的科研成果能运用到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因为这样的研究才有乐趣才有价值,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戈玲玲在总结中指出,各位专家的指导高屋建瓴,给国社科项目的申报指明了方向,值得老师们认真思考;对于专家们无私分享的技巧要用心体会;申请书的写作一定要逻辑清晰,简洁明了。最后,她希望各研究团队在假期里潜心思考、认真讨论,拿出质量较高的项目申请书,力争2017年国社科申报又有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