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院部传真 -> 正文

【城市建设学院】九年辩魂,今日梦成——城建辩论队成功夺冠

发布时间:2016-05-20    作者:城市建设学院 谢宇焜 黄加劲 王叶欢    点击:     

在主席宣布比赛结果之后,南校大礼堂左侧前方观众席上,一群统一着装的同学跳起来大声欢呼,这是属于他们——城建辩论队的胜利。

九年之痒

在第六届南华大学辩论赛上,城市建设学院辩论队以出色的表现力攻克船山学院辩论队,拿到了冠军。从那时起,南华大学辩论场上,城建辩论队总会以雄辩之势,大度之风,自成一派的传承,在时间的洪流下历久弥新,演绎属于城建学子的风采。可是,因为运气也好,天命也罢,在那年之后,每次城建辩论队都与冠军失之交臂。久而久之,我们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称呼,一代代出色的学长学姐满怀遗憾离开南华,但却一直默默关注辩论队的成绩,希望有一天,旧梦重圆。这个梦看似简单,可圆起来,却花了九年时间。不知道这九年里的每个决赛之夜,有多少泪水留下。

传承梦想

说起辩论,好像和我们这个学土木工程、做城市建设规划的学院没有多大关系,我们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我们没有专业辩论技巧作为武器,有的只是一颗颗赤诚的“辩论”心。我们通过不断努力、不断积累,才让我们的辩论队能跃然于南华辩场。九年中,我们队伍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辩手,他们或是带领校辩论队在省内征战,或是在队伍里认真引导新人。一代代城建辩手风采不减,有一组大家需要记住的名字——07级曹旭东,08级彭根,10级周雷,11级彭欣欣,他们一代代接过城建辩论队的接力棒,团结队伍,奋发努力,将辩魂注入这个团体,让每个人都为了梦想不断坚持、拼搏、努力,一代又一代,直到今天,这种传承依旧在继续。

不断进取

我们拥有被称为南华最强的攻辩体系与攻辩选手,在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环节,他们用机敏的回答、冷静的思考、潇洒的风度博得了所有热爱辩论的人的心,从10级和11级开始,我们的一、四辩也逐渐成长,爱辩论爱到疯狂的四辩队长从文静女孩蜕变成外向开朗大方的女辩手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代代辩手用努力和热情维系着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到后来这四年,又出现了我们需要记住的名字——12级刘平津、苏志平、朱莹,13级张炜鑫、周明龙,他们用刻苦的努力撑起了不被外人看好的城建一、四辩,把这两个辩位的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一战

四年来,我们好像被老天时常辜负,失之交臂总成为了我们的代言词。大四的两位重量级辩手,黄怀珠学姐和邢相维学长打拼了三年,每一次都以满眼泪水的遗憾告终;还有两位大三的学长,张炜鑫和周明龙,他们进队时不被看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灌注城建辩论队的梦想,可每当看到冠军奖杯被别人举起,眼中不只是羡慕,他们心中的遗憾也不断生长。到了今年,大四的学长学姐要毕业了,大三的学长们要准备考研了,这是他们不留遗憾的最后机会了。正如在半决赛的时候邢相维所说,“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校园了,我们想给未来的城建辩手一个示范——我们,是有传承,有梦想的团队。”当然,今年一切都将有个结局。

南华之巅

决赛于南华大学南校大礼堂展开,双方以“大学生创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还是创利”展开辩论。一场辩论,台下寂静无声,城建辩论队所有台下成员都双手合十,看着学长学姐的最后一场比赛,大家期盼着学长学姐的努力能留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后,所有城建辩论队的人大声欢呼,其实仔细一点看恐怕不只是欢呼,还有人悄悄擦着眼角,不过,泪水并没有掩饰住大家愉快的笑容,九年之痒,无冕之王,这些都结束了。大家捧起奖杯,不重,看着奖杯,不大,可是,载满了九年的泪水与汗水。赛后大四刘平津学长说道,“大学四年,辩论赛我哭了三次,最后一次,我总算笑了。”

未完待续

台下的大一新一辩接过了大三一辩张炜鑫的金色校徽,他告诉学弟,“这是我们省赛时所佩戴的,代表了我所有的梦想,希望明年你能戴着它发挥辩才,戴着它走进决赛。”在赛后,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唐素芝和辅导员彭兴明与城建辩论队拍照留念。唐素芝说,“咱们辩论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队伍,他们有梦想、有努力、有拼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不断前进,是大学生一个好的缩影,希望未来咱们大一的辩手能再接再厉,为学院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刘海欧

责任编辑:李翠新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