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院部传真 -> 正文

【文法学院】南华大学:普法先锋队“架桥梁”

发布时间:2015-12-18    作者:文/袁梓梁    点击:     

“孩子们,法律永远是维护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我们也将为你们提供做温暖最公正的帮助。” 志愿普法者赵春晓在法制宣传小课堂上这么说道。

这只是南华大学“法制护蕾”的一个缩影,2015年12月17日,南华大学基于自身法学专业优势,将义务法律援助与社会公益普法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开展,在振兴村小学建立义务法律援助联络站,为农村普法、青少年普法贡献力量。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建军,在启动仪式上首先为普法志愿者点赞,就他们在普法宣传中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他希望在南华大学与振兴村小学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之后,能够持之以恒,能够坚持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法制知识,让孩子们知法守法。

“这确实是一种实在又有效的方式,之前我们学校也有过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每年都只请一个在社会上上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来讲课,每次讲课都是大课堂的讲课形式,真正听懂的孩子可以说是没有,但是以南华大学这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同时也了解到了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希望这种交流活动以后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年年都来,年年多来。”来自振兴村小学的刘校长说道。

“法制护蕾”活动,是南华大学法文化月活动中的一个精彩剪影。“法扬雁城,律响潇湘”。在南华大学第七届法文化月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中,掀起一股校园普法浪潮。兼具理论与时效的“倾听法律讲坛,践行法制文明”法律知识讲坛。夺人眼球的“国之上,法有威”法律宣传公益广告大赛。感性与理性并存,文艺与规则相容的“法治三微”作品创作征集活动。还有既具青春活力又彰显法律威严的法制宣传大使选拔赛。而这些活动使“法律”“法制”这些抽象词渐渐变得具体可感,南华学子不在只是通过课本,或者是视频去了解枯燥无味的法律知识。他们也渐渐地从“接受者”转变为“实践者”和传播者,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诸如摄影,绘画,文字,设计,口才等相关的才能在这次活动中的需求度显得尤为突出。而他们则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与方式在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在学习并传播着相关的法律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行至今年,南华大学举办的法文化月活动已是第七届,而这七年来南华大学始终把法治精神培育作为法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把法律行为养成作为法文化活动的重要内涵,把法律宣传服务作为法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经年累月,法律志愿者宣传队伍不断壮大,依托文法学院法学专业近800名师生,向全校辐射,志愿者逐步发展到2000余名。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下设法律协会、演讲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每年围绕法文化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汇聚法治正能量。他们以法律服务为宗旨,深入实践,为南华学子和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广场普法,送法下乡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方式也在活动过程中频频可见。

南华大学培育的“法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将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铸就自己的品牌。

责任编辑 彭晓敏

责任编辑:彭晓敏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