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院部传真 -> 正文

南华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楚岳节医学院学术讲座系列活动之一

发布时间:2013-12-24    作者:医学院研究生 阳际花    点击:     

    12月19号下午3:00,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南华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楚岳节医学院学术讲座系列活动之一——姜志胜教授做了题为《FGF-2拮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及不同异构体对缺血心肌保护效应的比较研究》的精彩的学术报告。医学院、药科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及部分导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医学院党委贺修胜书记主持了本次讲座,贺书记首先对姜志胜教授做了介绍:姜志胜教授,南华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

    本次讲座姜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低高分子量FGF-2异构体的比较研究;二、FGF-2保护H9C2心肌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损害;三、低高分子量FGF-2都可拮抗再灌注损伤;四、冠状动脉结扎及FGF-2注射;五、低高分子量FGF-2对心肌梗塞后心肌肥大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最后,姜教授得出三个结论:一、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加强是低分子量FGF-2拮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新机制;二、与低分子量FGF-2类似,高分子量FGF-2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与PKC家族的激活有关;三、高分子量FGF-2可刺激心肌梗塞后心肌肥大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p130依赖性信号转导途径有关,而低分子量FGF-2不具有此效应。

    姜教授的报告刚结束,研究生们踊跃提问,姜教授热心、详细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表示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谭霖霞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