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院部传真 -> 正文

李镇东《向南而立》作品研讨会在文法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3-11-19    作者:学生记者 肖童心 朱毅强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2013年11月16日上午,李镇东《向南而立》作品研讨会在文法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由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华大学湖湘文化研究所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报》编辑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作家协会、市回雁诗社协办,出席会议的人员都是市内文学界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正处级调研员罗玉成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伊始,罗教授向各位来宾传达了研讨会的目的和精神,而后,罗教授就质朴、清新、自然三点对李镇东诗歌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镇东作品,提出文学创作需要充分的想象力及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等议题。市作协主席梁瑞郴随后也发表了讲话,他认为生活的阅历、情感的丰富是影响作家创作的重要因素,并指出了当今湖南本土诗歌创作中只关注“小我”、只关注都市题材等不佳现象,并就这些问题,从坚持自己的根据地、逐步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加强学养三个方面向李镇东提出了深切的建议。之后与会部分成员分别对李镇东的诗歌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研讨会在轻松活泼、妙趣横生的大讨论中达到了高潮。其中,在“红辣椒”这一意象的解读上,著名诗人吕宗伟认为红辣椒是作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诗歌意象,它象征着作家本人独自生长在城市的权力中心,体现了一种青春的赞歌。罗玉成教授则认为红辣椒象征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它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工的殷切关怀。欧卫军教授认为《机关大院》既是诗人对官场矛盾心理的体现,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对异化的城市文明的反讽。本次研讨会,讨论热烈,畅所欲言,不时迸发出智慧的光芒,言辞激越,观点振聋发聩,旁征博引,不失为一场“头脑风暴”和“精神饕餮”。 
    随后《向南而立》作者李镇东就本次研讨会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作为80后,李镇东首先对在座的前辈和老师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谦虚地称自己为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赶路人”。而后,他就创作的孤独羞涩之感,诉说了自己创作的意图,他以感恩母亲之心为基点,对故乡土地怀抱着深深的眷恋和感激,并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感动。最后他就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研讨会在市委宣传部王部长的总结中进入尾声。他指出,“研讨”的目的在于共同进步、相互促进,活跃衡阳文坛。现在写诗的人很多,但经典的作品并不多。这就要求诗人要保持激情,坚守自己的阵地,树立“大我”情怀,形成自己的特色。 
    衡阳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一支源流,是中南诗歌“重镇”,楚文化、贬官文化、巫文化孕育了历史上灿若繁星的经典之作和先贤名人。《向南而立》研讨会邀请了市内文学界有声望的名家参与,讨论生动活泼,观点新颖独到,对李镇东乃至衡阳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谭霖霞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