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基础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春晖医路,湘韵暖行" 服务队走进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中心完全小学举行乡村少年生物医学科学夏令营,为5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呼吸系统科普实践活动。志愿者通过趣味讲解与互动实验,为孩子们揭开肺的结构与呼吸原理的神秘面纱,以科学之光点亮乡村儿童的探索梦想。

活动现场,志愿者创新教学方式,将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通过3D肺模型展示,孩子们直观了解了肺的结构;"空气旅行"动画短片则带领大家跟随氧分子踏上奇妙的人体旅程。在最受欢迎的“自制肺模型”实验环节,孩子们两人一组,用塑料瓶、吸管和气球模拟人体呼吸过程:瓶身代表胸腔,底部气球模拟膈肌,插入瓶内的吸管气球则是“肺”。“拉动瓶底气球时,‘肺’会鼓起来——这就是我们吸气时肺膨胀的样子!”三年级学生小宇兴奋地演示着。当孩子们发现“呼气时肺会缩小”,现场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惊叹声。

“孩子们的问题让我重新思考医学的意义。”志愿者邓欣感慨,“有个小姑娘问我‘哮喘病人为什么需要喷雾’,这让我意识到,把专业知识‘翻译’成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据服务队指导老师曹霞介绍,“春晖医路,湘韵暖行”团队已连续两年开展医学科普实践。今年以“呼吸健康”为主题之一,既因夏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希望通过基础科普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健康习惯。未来我们计划继续‘呼吸健康’系列课堂,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