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征文选登 > 正文
行人才之经略,创强校之通途
发布时间:2022-05-02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向着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前进的道路上,人才已成为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坚实力量与核心动力。国家发展紧紧依靠人才,学校的进步同样迫切需要人才。

人才是立校之本。回眸校史六十三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批又一批干事创业者不懈奋斗之下取得的宝贵成果铸就了今日之南华。五部委共建的南华大学以蓬勃而兴的朝气愈来愈成为人才向往的高地、人才发展的宝地与人才成就的福地。张灼华校长在工作报告中做出总结:两年以来,学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科研工作成果初显、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人才工作走向正轨,前方必将一片坦途。回顾校史,国家之战略即为南华之战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新一代南华人必将接过前辈的火炬、继承前辈的事业,在新时代吹响人才工作的伟大号角。新时代的南华在“人才强校”战略下必将成为全国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人才是兴校之基。校党委书记高山在各类会议上强调,“有了梅兰芳就有大舞台”。近两年,南华大学以人才强校战略为目标导向,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首要位置,先后两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不断调整优化组织机构和修订出台人才引育相关制度文件,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和全面发展。但“当前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要求与相对薄弱的条件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严重不足”。学校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还保持一定的距离,与打造国家一流学科的所需的条件还有一定的差距。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新时代的南华人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谱写南华人才工作新篇章贡献应有之力。

人才是强校之源。校长张灼华在学校2021年人才工作大会上指出:“人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在人才问题上的等待和观望不会有任何出路。”赢得人才,就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发展和未来。校党委书记高山强调:“当前学校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想打造优势、构建品牌、跻身高水平大学行列,全校上下都要有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危机感,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引得进上担当作为,在留得住上担当作为,在用的好上担当作为。” 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全校上下一定要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进南华人才工作新征程。

矛盾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规律决定了学校人才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惟有不断改革创新才是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向前的康庄大道。学校的发展建设并非只聚焦于某一类人才或某一项专长,而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各展所长。学校人才工作既要树立“大人才”的意识,做到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与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并重,合理选用人才,公平对待人才,鼓励人尽其才;又要补足短板,强化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等特殊人才的引育,促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人才的造就好比农作物的耕种,需要在一个固定周期内悉心灌注和培养。“把握好人才的特点,用其所长,增其所能”,高山书记的具体要求为引育人才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各有所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不同类别人才在不同领域的专长,针对不同产业行业和学科专业需求,努力凝聚并合理配置校内外促进人才创新的资源力量,进一步优化和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发展环境,倾力打造有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平台,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行人才之经略,创强校之通途。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做好学校人才工作,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