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征文选登 > 正文
青春齐聚力 一起向未来——“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医品牌的传承与发展回眸
发布时间:2022-04-27作者:衡阳医学院辅导员 李杨

 

回眸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有太多的欣喜变化值得点赞,有太多的闪亮成绩值得骄傲,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值得珍藏。这五年,南华的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医品牌建设持续擦亮,师生们也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五年,学校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

弘扬“抗疫精神”,践行责任担当,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家国情怀,争当疫情防控先锋,接受考验与锤炼。2020年,学校附属医院共有6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一线,35岁以下青年医护人员41名,其中17人于大年初一奔赴湖北黄冈。随后,6所直属型附属医院组织6支青年突击队,1000余名青年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投身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在湖北工作期间,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共计救治或参与管理确诊新冠肺炎患者891例,其中治愈出院573例。在衡阳,定点救治医院-附属南华医院医学青年骨干“守一栋楼、护一座城”的豪迈担当感人至深。在长沙,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青年医学骨干不辞辛劳、坚守岗位,“4位抗疫护士吃火锅,长沙小姐姐悄悄替他们买单”的感人场景令人难忘。2021年,新一轮疫情在湖南境内持续传播,国内疫情形势再度严峻。学校及时安排部署,各附属医院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87名青年医护人员支援张家界、株洲、宁乡,用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示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近2000名“90后”“00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发在湖南多地的医院、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或红马甲,在抗疫一线进行核酸取样、物资搬运、个人信息登记、双码验证、疫苗接种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有效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这一年,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获评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

传承南华精神,矢志医学报国理想,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培育时代新人。学院深入开展“党旗飘扬践初心”和“矢志医学报国”等活动;持续抓实“青年大学习”,引导学生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特别主题团日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校友(唐海波、杨宏发)与衡医学子面对面活动;连续7年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生辩论赛、演讲比赛;依托医学办学特色,每月组织开展“医”路阳光等活动,大力弘扬医卫精神,努力培育时代新人。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红网、湖南日报等国家级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院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聚焦“三全育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以“一点一滴见初心”的育人之道,关注学生成长需求,服务学生成才。学院团委以“一二三四五六”工程为抓手,培养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组织高层次人才师生座谈会、开展“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和临床技能大赛竞赛、组建专业协会等;以“文化育人”为牵引,培养青年学生人文情怀,每年举办“图医携手·触发人文”、微电影大赛、文“医”画杰解剖图创意绘画与模型制作活动、红歌会演出等;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博士服务团“送医送药到乡村”小水塘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临床心灵关怀”“天使送温暖,筑爱耀夕阳”“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急救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权益服务”为抓手,关心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举办“院长/书记”有约、“教授有约”师生座谈会,征集学生意见与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做好学风督查、寝风检查、校园文明劝导等工作。近年来,学院毕业生考研率持续上升,2021届毕业生1134人,考研上线率71.01%,录取率54.41%,不含全科班录取率56.46%,上线率和录取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学霸班级(临床20班)录取率84%,有12间宿舍全员上岸,考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近300人。蒋罗颖所在714学霸宿舍宣传视频,5个小时内抖音播放量达5306w,点赞172w,位列抖音同城榜第1名,微信视频号播放量达140w,点赞2.3w,微博热搜榜排名第14,全网综合阅读量达1亿,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报道。

回顾过去,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望未来,我们壮志在怀、勇毅笃行。新的五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南华衡医人将继续凝聚奋进力量,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用实干实绩诠释新时代衡医人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