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研讨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享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1-09-17    作者:机关党委 邹海贵    编辑: 新闻网管理员     点击次数: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1]的崭新范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将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思维定式和西方神话,也将实现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主导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话语体系的真正祛魅,破除“西方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偏狭,宣告“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的过时,“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也将打破西方现代性模式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垄断的格局。

“中国式现代性(化)”内涵丰富,具有“三重超越”性质:一是对前现代性的超越;二是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三是对苏式现代性的超越。“中国式现代性”具有现代性的普遍性内涵,也蕴含现代性的特殊性内涵,与西方现代性形成鲜明比较。“中国式现代性”是社会主义现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共享的现代性、人民民主的现代性、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性、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和平发展的现代性。总之,“中国式现代性”是有“魂”、有“根”、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性,是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和平性的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一次将“共同富裕”写进党的全会文件。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2]“共享”、“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化,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共享”与“共同富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范畴,“共享”是一种抽象的原则要求和价值规范,指共同、公平或平等地享有;“共同富裕”是一种现实的目标状态和理想特征,指共同、公平或平等达到富裕的结果。显然,追求“共享”客观上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实现“共同富裕”则内在地要求贯彻“共享”原则。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正义性、共享性的充分体现。从世界范围看,共同富裕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政治意义,还具有世界意义,“(收入和财富的)历史会怎么演变取决于社会如何看待不平等,以及采取怎样的政策和制度去衡量和改变不平等。”[3]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然而西方现代性的核心逻辑是资本逻辑,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现代性。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是少数人的富裕,大部分贫穷,不能体现发展和分配的共享性正义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共享利益和幸福的现代化。“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秘密,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质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正义性、合理性,他分析了当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分配的历史,得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矛盾:r>g,即私人资本的收益率r可以在长期显著高于收入和产出增长率g,资本家因此越来越强势地支配那些除了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人。[5]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注意处理好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共享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与共享统一”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推进了“五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共同富裕水平逐步提升。“共享的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具有正义性的现代化,以强大的制度合理性、优越性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7](P216)“共享发展”是发展基础上的共享,与共享规导下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也不等于同时富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让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长期化的“中心课题”[8]。首先要做好“驾驭资本”的“大学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收入、房地产、社保、教育、人口、医疗、慈善等制度改革,推进化解贫富差距问题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作用,加强兜底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其次要做好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大学问”。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共同富裕的短板。最后要做好“示范引领”的“大学问”。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课题,要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引领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ED/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1-08/17.

[3][5][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P36、P589-59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83.

[6][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73、P364.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P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