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周”而复始深耕育人沃土,“玲”珑匠心传承师道薪火。从2017年本科毕业至今,九载春秋,学生的青春岁月里都留下了她用心陪伴的身影。从语言文学学院到基础医学院,她以匠心与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育人篇章,先后荣获湖南省高校辅导员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示范观摩活动一等奖、湖南省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南华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最美辅导员”等多项殊荣。

三大秘籍夯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是周玲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她独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出好组合拳”三大秘籍,为青春导航。周玲深知,熟悉是信任的基石。尽管新生未至,周玲已为每位新生建立详尽的电子档案,提前熟知外貌、家庭与成长经历。初次相遇便能准确叫出名字,瞬间拉近了师生距离。这档案更是动态的“青春相册”,学生的点滴成长都被她细心记录更新。
“谈话覆盖率100%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通过下寝、班会、活动等主动“出击”,打破“被老师约谈就是犯事”的成见,让身处陌生环境的学生感受到坚实的依靠。她带头进行青年大学习、参与全年级24个班级的夜跑,用行动诠释榜样的力量。每周五午间的“成长问诊台”更是学生们信赖的“心灵加油站”,已为50余名学子疏解学业、人际、亲子关系等成长烦恼。
“绝对的自由等于没有自由”,周玲深知教育需要“菩萨心肠”与“雷霆手段”的结合。她设计班级日志严查出勤,对缺课学生及时介入;推行“周流动红旗”制度,每周评选优秀宿舍,营造集体荣誉感。这套拳法,在规范中透着效率,在严管中蕴含厚爱。
四大环招聚力,做学生身边的“暖心人”
面对辅导员这份常被学生“吐槽”的职业,周玲却用独创的“句句有回应、时时有交代、件件有着落、处处有惊喜”的四大环招,成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赖,化“槽点”为“暖点”。

周玲坚信“学生工作无小事”。她将“问卷”作为了解学生心声的利器,累计发放三十余份,对收集到的需求“句句有回应”。学生感到迷茫焦虑?她立即面谈规划未来;学生学业遇到困难?她马上制定帮扶方案。这份“精准施策”的坚持,让学生们形成了条件反射:“有困难找玲姐”成了最温暖的承诺。
周玲深谙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精心为不同年级“掌舵领航”。大一新生懵懂,她通过入学教育引导“认识大学”;大二学生纠结学业与工作平衡,她分享经验、召开座谈会解惑;大三学生陷入“未来迷茫期”,她召开年级大会分析政策、解剖特点;大四学生被考研就业焦虑笼罩,她邀请各方专家召开指导大会引领方向。这份贯穿四年的“时时有交代”,让学生们在关键节点从不孤单。
“爱是永恒的主题”,周玲用行动诠释。2020年疫情阻隔,她马不停蹄地拍摄宿舍内景,剪辑成短片,分两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同时联系快递公司,为49名学生寄去了电脑、书本、衣服等物品,学生直呼“太有安全感了”!同时,有一位女同学只身一人滞留在美国,无依无靠,她每日线上询问情况,及时疏导负面情绪,联系了一位正在美国的校友,为她寄送口罩等物资。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学生顺利回国。件件棘手事,在她这里都“有着落”。
“我想没有人会讨厌收到礼物。”疫情期间,考虑到同学们整整一个学期都没有返校“我设计了专属明信片,为400余名同学书写了定制内容加油打气。”除此之外,办公室总备着“百宝箱”,感冒季的暖宝宝、考研季的护眼贴、生日月的定制书签,还有考研爱心糖、就业大礼包、双层毕业蛋糕、党员小红花……2021年毕业季,她为415名学生精心准备的毕业“八件套”,承载独家记忆,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生们笑言:“被辅导员‘宠’成了幸福的孩子。”
匠心筑梦前行,做学生成长的“护航人”
周玲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她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思政类论文3篇,参编书籍两本,获得湖南省高校辅导员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示范观摩活动一等奖、湖南省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衡阳市最美普法志愿者、南华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最美辅导员”“十佳辅导员”“模范女职工”等多项荣誉。2023年9月,她作为负责人开设《辅导员领你上大学》公选课,将这份育人的温暖与智慧惠及更广大学子。

这份匠心耕耘,终得满园芬芳。她所带的2021、2022两届学子中,近三成扎根基层,担任乡村教师,入选选调生,更有科研新星、教育新秀、优秀村官、创业先锋从“成长实验室”走向更广阔天地。
“周而复始深耕育人沃土,玲珑匠心传承师道薪火。”周玲以九载光阴践行着“让青年学生的理想之舟驶向奋斗有我大洪流”的初心。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上,她步履坚定,以爱为舟,继续摆渡着一代又一代青春梦想,静待每一朵花开的璀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