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编 2014年7月1日
v 本期要闻····················································2
1、积极筹划做好部署工作 整装待发暑期“三下乡”
2、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暨博士服务团赴大湘西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v 新闻聚焦····················································4
1、“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
本科生、博士生,生生参与 学院服务团、总队服务团,团团出动
2、医疗队:
我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3、宣传队:
我们努力将青春的声音带进田间地头,我们自信奉献的记忆更青春
4、阳光体育队:
我们努力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消除乡民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畏惧心理
5、科技队:
当我看到村民们拿到修好的电器露出喜悦的笑容时,我觉得特别幸福
v 团队纪律···················································10
v 出征誓词···················································11
v 成员名单···················································12
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员名单
v 文件通知···················································14
1、“创青春·履使命”——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日程安排表(本科生)
3、南华大学博士服务团2014年赴湘西州古丈县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积极筹划做好部署工作 整装待发暑期“三下乡”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丹旋)为了更好地迎接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南华大学“创青春·履使命”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积极筹备部署工作。
此次“创青春·履使命”社会服务团活动,将紧紧围绕主题,以实践“中国梦、青春梦”为契机,以校、院组队为主,校总队组建本科生服务团及博士生服务团,分别赴湖南衡阳等地周边农村和大湘西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服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建立南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基地”,实行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等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了由副校长刘升学为组长,谢铷鸿、王永杰、李海洋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服务团下设医疗队、科技队、宣传队和阳光防艾体育队。
在筹备工作中,校团委老师和广大队员始终辛勤奋战在第一线,研讨活动实践方案、联系走访活动地点、确定路线、采购活动物资、组建团队等。服务团各分队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科技队调查走访了“三下乡”地点当地电器的使用情况,事先添置相应电子元件;阳光体育队认真准备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对成员开展阳光体育知识技巧培训;医疗队在调查了当地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情况后,进行了医疗用品与常用药品的采购;宣传队则积极奋战,收集、整理各种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单、展板并编制“三下乡”简报……与此同时,各学院服务队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三下乡”服务团团长谢铷鸿说:“我希望每位成员能全身心投入到此次实践活动中,讲究风貌和团队精神,心系老百姓,做好扎实服务,真正做到‘解困难,递常扶’。”
阳光防艾体育队匡佳说:“此次‘三下乡’,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定点宣传等形式,了解农村地区居民对防艾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态度,以便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
“我一直期待着参加‘三下乡’活动,所以很珍惜此次机会。虽然前期准备工作很紧张、繁琐,但是我们都乐在其中。”‘三下乡’成员朱毅强说。
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暨博士服务团赴大湘西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世伟 李湘衡)七月伊始,又是一年下乡季。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丰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南华学子深入基层,体验生活。7月1日下午,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在南校活动中心举行。校团委书记谢铷鸿、学工部副部长王永杰、校团委副书记李海洋出席本次大会,团委其他老师以及“三下乡”活动各服务队队长、全体队员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李海洋主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李海洋宣读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的名单,校团委邹声凡向大家介绍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团队日程安排,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永杰,南华大学博士服务团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文君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的组织纪律和博士服务团相关工作作出强调。
校团委书记谢铷鸿对服务团全体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她希望所有服务团成员要倍加珍惜本次下乡的宝贵机会,做到“心系百姓,扎实工作”。在行动上做到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并且能够针对本次社会服务活动的情况,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她还就宣传队的宣传工作作出了指导建议。她强调要将宣传工作落实到各个方面,深入到各服务队的服务工作当中。结合传统纸质媒介的宣传特点和网络媒体的优势,发挥图片的强大感染力,做到宣传报道“真实、充实、翔实、即时”,将宣传工作做好、做实、做细。此外,谢铷鸿强调“严明的组织纪律是一支强大队伍的基石”,希望全体成员能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合理约束自我,对外展现南华人严谨务实的优良工作作风。
本次三下乡活动以“创青春·履使命”为主题。服务团以校、院组队为主,校总队组建本科生服务团及博士、研究生服务团,分别赴湖南衡阳等地周边农村和大湘西开展“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
本科生、博士生,生生参与
学院服务团、总队服务团,团团出动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湘衡)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创青春•履使命”为主题,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次社会实践服务团以校、院组队为主,校总队组建本科生服务团及博士生服务团,分别赴湖南衡阳等地周边农村和大湘西开展“三下乡”活动。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8个优秀院分队则通过项目立项深入基层。服务团成员涵盖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又有专业突出的学生参与。成熟的医疗团队,专业的科技人员,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校总队本科生服务团设宣传队、科技队、医疗队、阳光体育服务队,主要负责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科技服务、阳光体育、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将走访衡东、常宁、珠晖区乡镇,使科技、文化、卫生扎实下乡。文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作为分队重点项目,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状况。文法学院通过与湖南电视台合作,深入常宁地区寻找一批留守儿童,并将借助衡阳电视台等当地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各界及企业发出倡议,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立足衡阳当地实际的同时,本次服务团还将扎根湖南,关注湘西发展。南华大学校团委为响应省团委的号召,暑期将组织南华大学博士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大湘西开展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14人组成的博士研究生团队将具体对接位于湘西州古丈县2个贫困乡10个贫困村中的10个贫困户,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发挥团队“高学历、多专业、重服务、讲贡献”的人才优势,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技术培训、编写规划、宣讲农业政策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走访座谈,探访民情,围绕农村科技创新、农村青年创业、农村优势产业开发服务湘西,调整产业结构,服务当地经济。
从衡阳到湘西,从城郊到农村,南华师生将在实践、服务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获启发,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党中央重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三湘大地两型社会建设中去,为南华梦和中国梦的成功实现添砖加瓦。
医疗队:我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
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本报讯 (任新业 朱毅强)雁城七月风吹浪,南华入乡号角响。南华大学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起航。南华大学“创青春·履使命”社会实践服务团即将带着南华对乡村的支持与关爱踏上行程。活动队伍中医疗队的活动方案布置、具体工作安排、成员职务落实及药品准备等也都已顺利完成,所有成员蓄势待发。
今年医疗队的主要工作基本和以前“三下乡”活动相同,主要包括:测量体温、健康普查以及常见病治疗。据本次医疗队队长黄子桐老师介绍,医疗队队员当中既有来自附一、附二、附属南华医院经验丰富的专家、医师,也有医学院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生,新老搭配,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充分彰显南华医学品牌。
今年医疗队的成员组成结构有较大变化,队伍成员有所扩大,具体体现在在职医生和硕士研究生数量增加,所以今年的工作侧重点就落在了常见病治疗上。黄子桐老师充满期待地说道:“我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医疗队主要目的是要让村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要向村民介绍一些常见的基本防病知识。同时我也希望这些参加活动的学生能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各方面能力。”
据黄子桐老师介绍,今年学校也加大了免费药品投入量,还会将一些学校购买的基本医疗器械全数捐到当地的医院,给广大农民带来方便。
刚忙完活动前期准备工作的队员刘美辰累得满头大汗,她表示很荣幸能作为医疗队唯一一个本科大一学生参加本次“三下乡”活动,她说道:“我本次的主要工作是分配药物,在药品分类过程中我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也要把这些知识宣讲给乡亲们,努力为乡亲们服务。此外,我也非常想从医疗队的学长学姐及医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比如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
宣传队:我们努力将青春的声音带进田间地头,
我们自信奉献的记忆更青春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妙玲)“希望宣传队员们能抓好角度、把握特色;编好简报、做好外宣。”校团委副书记李海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又到每年“三下乡”。不负期待,服务团宣传队早早地吹响了奋进的集结号。
早部署,早准备。6月30日下午,刚刚成立的宣传小组举行了碰头会。在了解了以“创青春 履使命”为主题的三下乡精神后,面对要完成第一期简报的任务,宣传队11人成一线,撰写调研提纲、制作宣传单、采访各服务队、宣传总特色、拍摄亮点……各项任务责任到人,每位成员各尽其职,团结互助。找特色、想细节、列提纲,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任务积极准备着;帮着想、促启发、求共进,队员之间交流互补,完善写作框架。在会上,其中一位组员问道:“我采访医疗队,除了我刚列出的,不知还能问啥?”“你还能询问在医治过程中医者与病患的交流呀!”另一队员浏览了问题清单后回答道。
准备毕,迎东风。7月1日下午,“三下乡”动员会后,宣传队队员们整装待发,奔赴“各线”。“时不时抬头,时不时记录,笔尖在纸上灵活地转动着,微笑在不断拉近宣传队员与受访者的距离。”这样的画面时常在摄影镜头中呈现。经历了一次“三下乡”活动的贺笳,即将“二次出征”,谈及感受,她表示,“相似的摄影画面,不同的即时情感,一幅照片,一个故事。相信这次活动会更丰富、更有意义”。作为“新兵”的苗德源享受采访的过程,他说:“采访科技队,作为一个机械学子,我觉得服务于民的科学技术最有魅力。”
齐努力,创成果。取好素材,高效撰稿。回忆着所见所闻,受访者的自信、受访者的准备,推动着宣传队员的思维。流畅的键盘声中,不断完善的思路正以文字的形式逐渐呈现于屏幕。文字记者写稿子,摄影记者理照片,与此同时,负责排版的李忠也在思索着更佳的版面模式。
“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响应团中央号召的同时,传统下乡与博士湘西帮扶活动相继举行,作为宣传队员,我们努力将青春的声音带进田间地头,我们自信奉献的记忆更青春!”团委宣传部部长朱毅强同学说道。
阳光体育队:我们努力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
消除乡民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畏惧心理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全印 张丹旋)在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中,阳光体育队的成员全部来自于南华大学“同伴教育”阳光站,该组织是湖南省首个致力于艾滋病防治教育、关注青少年生殖健康,并以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开展“同伴教育”为活动特色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2007年3月,时任南华大学团委副书记苏玲和阳光体育队张冲同学应邀赴瑞典考察,学习交流瑞典“同伴教育”的经验。南华大学“同伴教育”阳光站成立以来,连续几年承担南华大学暑期“三下乡”阳光体育队的任务,让我们透过南华大学“同伴教育”阳光站站长匡佳来了解今年的阳光体育队三下乡都做了哪些工作安排、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匡佳表示,阳光体育队做好了详细的前期工作准备,活动策划书、防艾调查问卷、宣传海报、宣传单以及防艾药品和用品等都已经准备齐全。他们联系了衡阳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那里获得了全面准确的宣传资料,自制了“防艾咨询台”的纸质标签和200多个小型红丝带以方便宣传。他们还制作了印有防艾知识的扑克发给大家,让乡民们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了解防艾常识。
在人员安排方面,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关心和爱护,准备支教的新队员也经过了有经验的老队员短期的培训。此外,因为今年阳光体育队额外承担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农村基本计划生育情况的调研项目,关于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队员们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调查研究。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匡佳说到:“因为乡村信息闭塞、思想保守,很多乡民对‘防艾’宣传不接受、不理解,也有不少叔叔阿姨们误会防艾队成员是在趁暑期打工卖药。今年防艾队的队员改变了以往的宣传方式和方法,努力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消除乡民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畏惧心理,以方便进一步进行宣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我们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在解决农村问题方面公益力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秉承公益理念,阳光体育队也必将成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有生力量。
科技队:当我看到村民们拿到修好的电器露出喜悦的笑容时,我觉得特别幸福
本报讯 (苗德源 朱毅强)在南华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的队伍里,科技队是一支由机械和电气专业师生共同组成的小分队,他们有着专业的技术、严明的纪律。自南华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科技队为百姓送温暖、解疑难,工作扎实有效,成绩突出,为南华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由于大家报名的积极性很足,今年科技队成员有所增加,增至16人。同学们都想通过这个机会为百姓办些好事。科技队队长邹老师说道:“今年许多队员都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家电维修等方面都有过硬的本领。”
为了突出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亮点,今年科技队在零件的配置和采购方面,借鉴以往的经验,摒弃过去的不足,做了细致的调整,争取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科技队围绕“科技宣传”、“家电维修”、“农村安全用电”等内容,扎实有效开展下乡服务。提高村民防火意识,培训村民防害技能;让科技走进农村,让科技服务农村;无偿维修百姓家用电器;指导村民如何安全用电,普及农村安全用电知识都是他们工作的重心。
科技队成员何振全今年第二次下乡,当谈到他下乡的感受时,他平静地说到:“下乡真的很苦,但收获很多。当我看到村民们拿到修好的电器露出喜悦的笑容时,我觉得特别幸福。”肖鹏则是一名科技队13级的新生,谈及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腼腆地笑着说:“自己喜欢科技,平时也维修一些小电器,想通过这个平台去锻炼自己,服务他人,更重要的是对下乡充满了好奇,想去认识更多的人,和同行们交流技术。”
科技队每年开展义务维修家电、农业机械活动,努力探索资源开发,乡村规划,为农民排忧解难;他们深入乡镇企业,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和实行科学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服务团团队纪律
为树立南华大学的良好形象,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团队纪律:
1、树立团队观念,服从团队统一安排,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2、按时参加活动,统一着装,注重仪表;
3、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次活动,必须事先向队长或团领导请假;
4、休息时间不得独自外出,两人以上方可成行;
5、晚上11点必须休息就寝,服务团实行晚点名制度;
6、严禁酗酒、打牌、赌博等不良行为;
7、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妥善保管随身携带的物品,严禁下河下塘游泳;
8、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
9、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10、言谈举止要文明,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树立南华师生的良好形象。
誓 词
我自愿参加南华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觉遵守团队纪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情为当地百姓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勇挑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作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
|
|
|
|
|
 |
|
|
 |
队别/职务 |
姓 名 |
性别 |
单位、学院、班级 |
团长 |
谢铷鸿 |
女 |
团委书记 |
政 委 |
刘 永 |
男 |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
副政委 |
王永杰 |
男 |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
副团长 |
李海洋 |
男 |
团委副书记 |
|
▲王 祥 |
女 |
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
|
▲曹正平 |
男 |
宣传部网络科科长 |
|
李湘衡 |
女 |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112班 |
|
朱毅强 |
男 |
文法学院汉语言传统121班 |
|
张丹旋 |
女 |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秘121班 |
宣传队(13人) |
贺 笳 |
女 |
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类125班 |
|
陈 麒 |
男 |
核科学技术学院核卓121班 |
|
刘全印 |
男 |
核资源工程学院矿物资源工程1202班 |
|
张世伟 |
男 |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1204班 |
|
李 忠 |
男 |
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133班 |
|
黄妙玲 |
女 |
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32班 |
|
苗德源 |
男 |
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1301班 |
|
任新业 |
男 |
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类134班 |
科技队(17人) |
▲邹声凡 |
男 |
校团委科创中心主任 |
|
华振尧 |
男 |
校团委指导老师 |
|
何振全 |
男 |
机械机核1101班 |
|
李岱锟 |
男 |
机械机械1103班 |
|
谭建秋 |
男 |
机械机核1101班 |
|
阳四海 |
男 |
机械机核1101班 |
|
宋 荣 |
男 |
机械过控1102班 |
|
刘 洪 |
男 |
机械过控1102班 |
|
唐 富 |
男 |
机械过控1102班 |
|
孟浩达 |
男 |
机械材控1201班 |
|
肖 鹏 |
男 |
机械测控1301班 |
|
柏先君 |
女 |
机械测控1301班 |
|
刘秋云 |
女 |
电气电气通信1101班 |
|
谢慧琳 |
女 |
电气电气通信1101班 |
|
杨佳琪 |
男 |
机械过控1102班 |
|
刘 兵 |
男 |
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研究生 |
|
方修园 |
女 |
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 |
|
▲ 黄子桐 |
女 |
校团委组织宣传部主任 |
|
万卫民 |
男 |
校医务所全科医生 |
|
白晓蛮 |
男 |
附一医院耳鼻喉科 |
|
胡秀琴 |
女 |
附一医院感染科 |
|
陈艳明 |
男 |
附二医院皮肤科 |
|
何英新 |
女 |
南华医院妇产科 |
医疗队(15人) |
朱发梅 |
女 |
南华医院五官科 |
|
陈 仲 |
男 |
附一医院2012级研究生 |
|
洪 斌 |
男 |
附一医院2012级研究生 |
|
▲李 伟 |
男 |
附二医院2012级研究生 |
|
贺 华 |
男 |
附属南华医院2012级研究生 |
|
▲楚志文 |
男 |
医学院2010级临床3班 |
|
李长江 |
男 |
环安学院2012级安全工程121班 |
|
李虹艾 |
女 |
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妇幼)1101班 |
|
刘美辰 |
女 |
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会计135班 |
|
▲ 刘 阳 |
女 |
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 |
阳光防艾体育队 |
匡佳 |
女 |
计算机学院网络01班 |
(5人) |
汪娅琪 |
女 |
医学院临床02班 |
|
周萌 |
女 |
医学院临床03班 |
|
朱茜 |
女 |
医学院临床18班 |
司机(2人) |
|
|
车队 |
|
|
|
|
“创青春·履使命”
——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关于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有关精神,今年暑期校团委将组织南华大学“创青春·履使命”社会实践服务团,以校、院组队为主,校总队组建本科生服务团及博士研究生服务团,分别赴湖南衡阳等地周边农村和大湘西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读湖湘文化,并让同学们在实践、服务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党中央重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三湘大地两型社会建设中去。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青春·履使命
二、活动时间
7月2日-7月7日
三、活动路线
衡东、常宁、珠晖区乡镇、湘西
四、活动内容
南华大学“创青春·履使命”社会实践服务团,将紧紧围绕主题,以实践“中国梦、创业梦、青春梦”为契机,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服务,踊跃争创青春业绩,履行当代大学生光荣使命,大力宣传、践行湖南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为重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建立南华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校外基地,实行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帮扶等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一)政策宣讲。通过发放资料、赠送文化书籍,共建农家书屋、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两型社会建设”等重要思想,帮助农民群众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二)医疗服务。组织附属医院的专家和医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测量体温和常见病治疗,为农民送医送药,切实为农民朋友服务。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播放有关防艾禁毒方面的VCD,发放防艾禁毒知识的宣传资料,发放安全套,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在人口流动量大的村口粘贴防艾宣传贴画,解答农民们的一些关于防艾方面的问题。
(三)科技服务。开展义务维修家电、农业机械活动,努力探索资源开发,乡村规划,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入乡镇企业,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和实行科学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言献策。
(四)阳光体育。大力宣传全民运动、阳光体育,完成当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及体育设施基本现状的调研报告。组织当地学生参与趣味体育运动并免费发放体育用品。
(五)参观学习。组织大学生到当地红色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六)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在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求各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发展模式。以问卷或问答的形式调查农民对防艾知识方面的了解程度,完成农村艾滋病防治状况的调研报告。大力宣传全民运动、阳光体育,完成当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及体育设施基本现状的调研报告。
五、组织领导
(一)为了加强对本次“梦想中国 共履使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刘升学
副组长:谢铷鸿 王永杰 李海洋
成 员:(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谢铷鸿(兼),副主任:王永杰、李海洋
(二)组建“创青春·履使命”社会实践服务团
学校选派3位处级干部分别担任服务团的团长、副团长和政委,服务团下设文艺队、医疗队、科技队、宣传队、阳光防艾体育队。服务团成员共60余人,队员从全校择优选拔产生。
六、注意事项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团队积极主动联系省内外、当地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并安排专人每天向校团委报送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要求文字和图片结合,其中图片请以“.jpg”格式报送,不要嵌入到word文档中。报送邮箱为:邮箱usctwxcb@usc.edu.cn。同时,请各团队通过学院团委或班级团支部微博实时对 “三下乡”活动动态进行实时播报、交流。请各团队微博关注今年三下乡官方微博“团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http://e.t.qq.com/gqt-tzyxxb-dxc)、“青春三下乡—湖南”官方微博(http://t.qq.com/qcsxx-hn)、“湖南团省委学校部”官方微博(http://e.t.qq.com/gqt-18hn-tswxxb)等新媒体。
2、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应及时对活动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通过网络、座谈、报告、展览、演讲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和效果;并将各学院“三下乡”活动总结材料、图片资料(含简报、宣传截图等)以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队员推荐名单、优秀调查报告等材料电子版(内容包括图片、效果或影响等)于8月20日下午5:30前送至校团委李海洋老师处。具体材料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活动总结。各团队开展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要求有活动方案、活动开展情况、队员实践心得、活动取得的成效及主题调研报告等。
(2)图片资料。各团队提供10张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现实践活动实际内容的电子版照片。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文件名应反映照片内容,存为JPEG格式,并将所有照片统一压缩后上交.
(3)申优材料。根据活动要求据实认真填写相关申请表格.
七、相关要求
1、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和附属医院要大力支持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为“三下乡”活动提供保障。参加“三下乡”活动的老师按出差对待,其出差补助回部门报销。
2、校团委要精心准备、科学安排,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统筹开展全校假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并认真组织好学校总队的“三下乡”活动。
3、各学院(包括国防生大队)要将“三下乡”活动作为拓展素质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集中组队、各院组队、跨院组队等基层服务调研实践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学生投入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4、各学院(包括国防生大队)要按照学校今年“三下乡”活动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对“三下乡”活动的服务地区、内容、方式等作出精心设计和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项目)活动方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学校将从各院申报的方案中确定1-2个重点团队(项目),给予2000-4000元的经费支助,确定7-8个优秀团队(项目),给予1000-2000元的经费支助(具体支助项目见校团委文件)。
5、各学院(包括国防生大队)要加强“三下乡”活动的安全教育,每一项暑期活动项目方案须至少有1位指导老师参与全程的实践指导,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6、要加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外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要与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利用好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官方网站、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以及南华社区、扬帆网等校园网络平台网,及时发布信息,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7、各院要根据校团委立项通知及时上报学院团队(项目)活动的正式方案,确定好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截止日期6月27日。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上报各院团队(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将根据各院的组织实施和总结材料,评选表彰一批“三下乡”先进集体、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队员,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校团委将对成绩突出的小分队和指导老师等进行表彰,并评选出暑期优秀社会调查报告。
八、日程安排
1、校总队行程安排
7月2日---常宁宜塘乡茶园村
7月3日---常宁庙前镇金龙村
7月4日---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茶山坳镇
7月5日---衡东县珍珠乡
7月6日---衡东县荣桓镇
7月7日返程并撰写总结报告
2、 博士、研究生分队行程安排
湘西(具体见团省委服务点对接安排)
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2014年6月22日
南华大学2014年“三下乡”日程安排表(本科生)
南华大学博士服务团2014年赴湘西州古丈县
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以及考察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的任务要求,促进我校博士在深入基层、了解省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今年暑期南华大学校团委将响应省团委的号召,组织南华大学博士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大湘西开展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年7月6-12日,为期一周。
二、活动地点
湘西州古丈县
三、活动内容
南华大学博士服务团,将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发挥团队“高学历、多专业、重服务、讲贡献”的人才优势,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技术培训、编写规划、宣讲农业政策等多种形式,围绕农村科技创新、农村青年创业、农村优势产业开发服务湘西。具体包括:
(一)政策宣讲。通过发放资料、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帮助农户了解党和国家的理论知识和法规,宣传经济发展、卫生政策、环保政策、讲解强农惠农政策等,宣传科技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重点推广湖南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特点。引导和帮助群众学习科技文化,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二)帮扶到村。具体对接湘西州古丈县2个贫困乡10个贫困村,结合自身专业,针对贫困乡与贫困村的贫困状况、自然环境状况、区域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农民素质、建设及管理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为贫困乡与贫困村实现脱贫目标献计献策。
(三)定点到户。具体对接湘西州古丈县2个贫困乡10个贫困村中的10个贫困户。(1)政策帮扶: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强农惠民政策;(2)思想帮扶:和贫困户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树立勤劳致富、自主择业、科学耕作和规范化养殖的观念;(3)产业帮扶:紧紧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发展规划,依托当地现有优势产业以及自然环境基础,协助贫困户优化经济行为;(4)就业帮扶:帮助贫困户剩余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就业计划。通过各项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四)服务到人。具体对接湘西州古丈县的一位青年致富带头人,引导该致富带头人与三名农村青年结对,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通过访谈,及时发现致富带头人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了解他们对科技人才对接方式的真实需求,帮助致富带头人将困难及时反映到相关政府部门,帮助致富带头人安心、积极的投身新农村建设。
四、团队成员
姓名 |
性别 |
职务或专业 |
电话 |
备注 |
刘永 |
男 |
研究生工作部长 |
13507341111 |
指导老师1 |
李海洋 |
男 |
校团委副书记 |
13407343221 |
指导老师2 |
刘文君 |
男 |
经济学 |
13974758186 |
团队负责人 |
陈甲华 |
男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886418806 |
安全员 |
胡海波 |
男 |
管理学 |
18907342518 |
信息员 |
李冬生 |
男 |
管理学 |
15367342889 |
博士团员 |
龙会学 |
男 |
经济学 |
18229206639 |
博士团员 |
曾谷青 |
女 |
卫生经济学 |
15673427900 |
博士团员 |
张俭 |
女 |
经济学 |
13027347599 |
博士团员 |
陈鸣 |
男 |
经济学 |
15874780349 |
博士团员 |
李国华 |
男 |
预防医学 |
18773497778 |
博士团员 |
李兰芳 |
女 |
药学 |
18397718805 |
博士团员 |
朱毅强 |
男 |
|
15200525583 |
新闻报道 |
贺笳 |
女 |
|
15211479619 |
摄影摄像 |
司机 |
|
|
|
|
五、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备注 |
7月6日 |
18:00左右 |
到达 |
古丈县城 |
|
7月7日 |
8:00-10:00 |
调研访谈 |
坪坝乡旦武村 |
|
10:00-12:00 |
调研访谈 |
坪坝乡对冲村 |
|
15:00-17:00 |
调研访谈 |
坪坝乡曹家村 |
|
7月8日 |
8:00-10:0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白洋村 |
|
10:00-12:0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丫角村 |
|
14:30-16:3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凤鸣村 |
|
16:30-18:3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岩寨村 |
|
7月9日 |
8:00-10:0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官坪村 |
|
10:00-12:0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河蓬村 |
|
15:00-17:00 |
调研访谈 |
河蓬乡沙坪村 |
|
7月10日 |
9:00-11:00 |
农村青年座谈会 |
坪坝乡或河蓬乡 |
|
15:00-17:00 |
交流会 |
古丈县城 |
|
7月11日 |
全天 |
总结 |
古丈县城 |
|
7月12日 |
|
返程 |
|
|
六、工作要求
南华大学博士服务团赴大湘西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是促进博士生素质拓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博士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在湘博士关注湖南发展,扎根湖南建设,在湖南建功立业的重要举措,学校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做好这项工作。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校团委要根据要求,结合本学校实际和专业特色,设计好本学校博士服务团的活动主题和形式。博士服务团赴大湘西开展科技扶贫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时间以一周左右为宜,校团委要指导博士服务团将服务地实践与学校研究相结合,鼓励博士服务团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充分运用学校优势资源,提高博士服务团的实践成效。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人员安全。校团委要对参加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博士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博士服务团需要配备一名相关专业的教授和一名校团委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全程随团指导。
3、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内外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要与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利用好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官方网站、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以及南华社区、扬帆网等校园网络平台网,及时发布信息,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宣传报道要求
(一)常规新闻宣传报道
1、加强与服务地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络。博士团队要积极主动联系当地媒体,争取在黄金时间、重要版面、显著位置,通过主动供稿、现场采访、人物专访等形式及时发布活动新闻,形成强大的活动声势。活动期间在当地主流媒体至少发布一篇以上新闻作品。
2、积极向省内主流媒体供稿。在服务期间至少向团省委学校部提供3篇以上新闻稿件,稿件内容应突出活动主题,深化活动内涵,突出典型、特色,具有社会传播价值的活动内容。团省委学校部负责新闻稿件的初审和上报,活动新闻稿件于当天晚上10:00之前发送到团省委学校部邮箱(tshwxuexiaobu@163.com)。
(二)新媒体宣传报道
1、在新浪、腾讯微博开设团队官方微博,微博名称为:南华大学赴古丈县博士团,记录团队服务实践过程。团队要指定专人管理微博,确保每天发布至少3条微博,博文必须图文并茂,文字简洁。微博需关注和@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青春三下乡@团湖南省委学校部等团内主流微博和相关主流媒体官微。
2、利用多样媒介形式。要广泛利用新闻稿、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对实践服务过程进行记录、宣传。
(三)相关要求
1、配备信息专员一名负责团队实践服务过程中的宣传资料的编辑、整理、上报等工作。
2、严格审稿程序。博士团队向省级以上(红网、大湘网等)媒体报送的稿件(新闻稿和图片分开,其中图片请以“.jpg”格式报送,不要嵌入到word文档中)必须经由团队指导老师审核后上报团省委学校部,团省委学校部负责搞件的二审并向上述媒体供稿。
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2014年6月28日
顾 问:刘升学
总 编:谢铷鸿 刘 永 李海洋
指 导:颜桂花 王永杰
编 辑:王 祥 曹正平
副 编 辑:朱毅强 李湘衡
编 委:张丹旋 张世伟 刘全印
黄妙玲 苗德源 任新业
摄 影:贺 笳 陈 麒
校 对:张世伟 朱毅强
版面设计:李 忠
南华大学网址:http://www.usc.edu.cn
南华大学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邮 编: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