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祝融,又登岣嵝。
大概是去年的这个季节罢,我与几十名同窗共攀祝融峰的情形还依稀可见。青山寻迹,在“五岳独秀”“南岳如飞”的祝融之顶,在青山自然与人文千年的融合中,听佛乐,悟禅理,我寻到的是一种酝酿了千载又足以感叹千年的和谐美!
而今,巧遇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怀揣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去一览南岳72峰之一岣嵝峰的神谧与传奇。山因人得名,人因山得灵,山是人的依托,人是山的希望。如果没有大禹的神话,自然没有岣嵝峰的名气。岣嵝峰,是林与仙的融合,水与云的呼应。
喜欢轻装上阵的感觉,没有过多的行囊,哪怕是一把遮雨的伞,这会儿都尤显多余,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风雨也成了传情的媒介。或许是起初的期望值太高,我以为山脚的景致不是太漂亮,倒是赶上了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开满了整个视野。沿崎岖的盘山公路向上,没走多远就开始冒汗,大口的喘气。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谁也没有轻言放弃。山还高着呢,可是再高也高不过我的视线;路还远着呢,但它一定远不过我的足迹。往上,便到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的大门处,门庭是比较雄伟的,那一幅大气的门联蔚为壮观,只是我等只知用快门纪录风景,而几极少有人驻足细品那幅对联。也难怪我们只是游人而非文人。我以为在风景后面加一个“区”字就显得世俗了,天地本为一体,风景是天地间的风景,是人与自然共有的尤物,何以要分区划片的。对自然而言,“区”是毫无意义的,而对人来说,多一个“区”字就多了一道收费的门槛,风景是属于某一些人的,我们要看还需要先付钱,就不知有了这么道收费的门,岣嵝是更贵气了还是更俗气了。
早在登山之前就听过“好山有好水,岣嵝出名泉”这么一说,离大门不远的地方便是禹泉了,井不深,不及一米,但清彻见底,冰凉的泉水不断从井中维妙维肖的石龙嘴里汩汩流出,满而不溢。禹泉是上山的第一处有名有姓的景观。饱饮过清甜的禹泉水,稍加休息,又继续沿石级逶迤而上了。人生也像爬山一样,每历经一段生活,就要学会适当的休息,这样才能积累前进的动力。前行中遇见一片楠竹林,郁郁葱葱,林子本身很静,静得可以听到竹笋拱出泥土的声音,只不过我们的笑语声,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宁静。约莫多半个小时,我们抵达了在半山腰的禹王庙。禹王庙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仿明清水泥结构的民间建筑。右侧,有一棵两人合抱不了的有数百年高龄的古摇钱树,直插云天。左侧有一红榉,虽其貌不扬,可也高寿三百年也。再过去,就是闻名遐尔、充满期神秘的禹王碑,虽历今千古,至今还屹立在岣嵝峰上。碑上阴刻的蝌蚪古文仍清晰可辨。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均不识其卢山本面目。也正是这座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的禹王碑,吸引着不少搜奇探胜的文人、学者、游客。
经禹王庙再往上的山路,就像是换了种风格,岣嵝峰山水的灵秀一下子就变成险峻。走在宁静的石板路上,倾听虫鸟发出的鸣叫声,正应了王维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爬这般陡峭的山路,最易激起人的征服感,我想大概是基于此,前仆后继去挑战珠峰的勇士才会一次次实现人类的壮举吧,当珠峰彻底屈服在人类的双足下时,人类要去征服的下一座巅峰就是广袤的天宇了。
一鼓作气,直达峰顶。
山顶上有一块狭小的平地,望日亭被参天古木环抱着,不知道是天工还是人为,只在 向东的方向,给游客留下了一个供观光缺口。极目远眺,雾霭那边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脚下薄雾缭绕,如在天际,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来描绘,就恰到好处了。细想来,一座山峰较之于永无止境的跋涉,就太渺小了。真正的山峰,是勇于攀登的行者啊。 每次到达一处风景,都有写点文字的冲动,只可惜积累有限。所感或许很深,而所能表达的却总是很平淡,僵化的笔尖激不起半点涟漪。我非常佩服余秋雨,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江南小镇,他足迹所至,笔迹随刻即至了。秋雨先生把他所游览的自然风光用独特的视角融入到深厚的人文底蕴中,这样自然美与文化美便合二为一了。余秋雨给自己的感悟命名为《文化苦旅》,而他也只不过把自己当作一个虔诚的行者罢了。的确,文化不仅是苦旅,更是高峰,行者无疆。千百年的历史中,将岣嵝峰踩在脚下的行者固然不少,但真正征服了岣嵝峰的是大禹,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丰功壮举才称得上是矗立千古的高峰。 我等称不上文人骚客,但入乡随俗,于是大胆的附庸了一次风雅。下得半山腰,一群意气风发的学生记者围聚在一张石桌旁,准备舞文弄墨一番。笔墨是先前备置的,诗词是现场即兴发挥的。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才情便是这山中最好的诗句佳话。我特讨得好友王舵一幅“海阔天做岸 山高人为峰”的字画,很是得意。烟雨岣嵝行,山峰不留人的足迹,但我已攀登过,便也足已。在我看来,如果说人生是一座雄伟的山峰,那么十余载的学海泛舟与书山拾径不就是为了达到“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容纳与壮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