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文艺天地 -> 正文

再读《差不多先生传》

发布时间:2009-05-21    作者:设计与艺术学院信息部记者  付雅…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曰《差不多先生传》。
    初读此文还是在我初一的时候,当时只觉得这差不多先生很笨,很搞笑,隐隐约约地也不知怎的想起了隔壁的某位大伯和那天路上遇见的某位大婶。然,在以后的日子里,逢自己想找小借口原谅自己、特别是差几分钟没赶上车时,我就会莫名其妙的想到差不多先生他老人家。
    时隔六年,在这个悠闲的午后,再读此文,惹起一声长叹。
    差不多先生小时候说,红糖和白糖是差不多的。小时候,妈妈叫娃子去菜地拔葱,拔了韭菜,或许也是差不多的。
    差不多先生读书时,陕西和山西是差不多的,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老外到了这片辽阔的疆域,也会认真地分辨吧。
    差不多先生算账时“千”字和“十”是差不多的。中学时,数学时,偶尔丢个零头,下次不了,或许也是差不多的。
    差不多先生坐火车,今天走明天走差不多,早几分钟晚几分钟也差不多的。读及此处,我很不情愿的想起了日本,日语老师说过,他们的新干线(即火车、地铁交通)从不迟到也从不"退",说么时侯就么时侯。说日本人的长处,对于大多我都会找理由反驳,但此项我却只有佩服,回想一下,我们被差不多这把剪刀所剪掉的时间还不少么?何时分何地何事的约定随日有见,但能够切实发生的,朋友,你见过几例?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时间观念所能折射出来的可为少吗?
    差不多先生病了,请东街的汪大夫,还是请西街的牛医王大夫?差不多吧,是啊,所以最后,差不多先生差不多也就差不多死了。
    态度决定高度,一个人若没有一种认真的精神态度和人生态度,就永远不能达到他所期望的高度。原谅自己意味着更大错误的开始,朋友,遇事请别再拿“误差不可避免论”来藉口自己的过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让我们举起右手,或庄重或轻松地和差不多先生告别吧!
责任编辑:代艳丽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