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以及战后神话般的崛起,日本一直为众多的国家所关注。然而,日本人的某些思维、行为习惯方式和文化却难以为人所理解,比如一旦任务未能完成就剖腹自杀的“武士道精神”。因而,对日本民族与文化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日本人的行为颇为重要。研究日本民族性的著作数目众多,成书于1946年的《菊与刀》影响巨大。
《菊与刀》这本书是鲁·本尼迪克特为战争期间的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参考而做的研究报告。虽成书于四十年代,但《菊与刀》仍以其巨大的魅力吸引力了不少读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者善于深入浅出分析和讨论问题,简练精确地揭示了日本的民族性,内容深刻而独到;另一方面是作者作为一位人类学家面对另一种文化、另一个民族时所采取的态度。作者认为,我们不可以轻易的下结论,认为我们会怎样,日本人就会怎样,而应 “了解日本人思维和感情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模式,还必须弄清楚这些行动意志背后的制约力。”
在这本书中,一切论述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揭示日本民族的深层心理和“行动意志背后的制约力”。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作者从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入手,通过明治维新以来天皇与武士关系的变化来解剖日本统治思想的演进。
日本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参战是是在“遵奉圣意”,是为了让“陛下放心”;厌战者则认为,天皇“是反对战争的”、“是被东条欺骗了”。对于日本人而言,天皇是国民的象征,是宗教信仰的中心,天皇与日本分不开。对所有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即使战败,“也应由内阁和军部领导来负责,天皇是没有责任的。”作者还论述了天皇统治下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制,这种等级制既体现在社会中,也体现在家庭中和生活中,要求每个人都“各安其分”。由此作者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日本投降,必须利用日本原有的统治秩序,保留天皇,不然日本人会不惜一切奋战到底。
作者通过“任务—研究日本”、“战争中的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明治维新”、“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报恩于万一”、“情义最难接受”、“洗刷污名”、“人情的世界”、“道德的困境”、“自我修养”、“儿童学习”、“ 投降后的日本人”章节,对日本民族进行了完整而详细的分析:具体包括日本人的战争观,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日本伦理中的“恩”,日本人的“情义”观等等。作者总结出日本文化是一种内敛式的文化,人们更多地通过自我修养等向内求助的方式去获得人格的完善与道德的成就。
《菊与刀》这本书对日本民族性的揭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日本的了解,理解某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更好地理解与思考中日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