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破旧的老水车,依旧纺着疲惫的歌,似深深地叹息,又似苦苦地等待。从历史的曾经流传到历史的现在,又将从历史的现在停驻到历史的亘古,无一例外地勾画着岁月的沉重。这里没有喧闹吵杂,没有俗世浮华,有的是沧桑过后的成熟,成熟中的淡定。还有历经千年沉淀而来的史册卷卷。展卷而读,是文化的苦旅,是心路的考验,是成长的历程。
说不出为什么,某一种思想从酝酿到成形,看起来是偶然天成,然而这正是我们不断认知的延绵,融合了我们长久以来继承的文化内涵。文化的苦旅,到底蕴含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辛酸往事,究竟勾画了多少文化古迹灿烂辉煌的昨天,又放逐了多少纵横千年的遐想。就如同许许多多亘古的文字,飘然而来,堆砌成一部浩繁史书,又溘然而逝,变得虚无缥缈。而它,终将留在喧闹的浮华背后,静静地等待后人的开启。
握着它,感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无力。似阳关古道般沉寂落寞;又如天一阁在风雨中的那般无能为力。一切如同岁月划过时间的广域后,残存的一道道印痕,随着时间的无限延绵逐渐变浅,甚至消失不可见。然而,就在未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间段内又必将显现出无比深刻的记忆······
于宽敞的明亮处,静静地思考,突然被卷进历史的漩涡,随着四季的时间轮回,悄无声息地步入历史的轨迹。晴朗,雾霭,流岚,云霞,风雨······各种缤纷的杂色恍然摆在眼前,竟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仔细辨别后,却看到了敦煌莫高窟的满目疮痍和疮痍背后隐藏的旷世华丽,看到了天柱山的寂寞现状和过往文人的竞相追逐,看到江南小镇不修边幅的自然灵韵,看到了千年庭院斑驳的石墙······
站在它们面前,我突然有一种惘然,我不敢用登高揽月的笔触去描述它们中的任何一部分,哪怕是微小的一部分。只能淡化躁动的心境融入其中,然后在它的叹息中感受渐行渐远的空灵与冥合,还有那飘忽如画一般地惆怅。这一切都不会因为时间的绵延而被阻隔,不因世事的变迁而徒增颓然。更何况其中不乏有雅丽,每一妙笔落处俱是清新自然。
渐渐地,漩涡停止了。时间与空间错落有致地融合在一起,那些忽明忽暗的历史,恰到好处的调和,似一个熔炉,在浩渺的天地间,滤去俗世浮华,也一次又一次地锤炼动态与静态的自然之美。不自觉地迷失在一次次恰如其分的历史演绎中,竟又发现伤痕累累的历史背后些许的羽扇纶巾、些许沧桑孤寂,也许正是这份孤寂加深了历史的奥妙,使她变得盛名万世吧。
亦如我们的生命。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到朴实无华的少年,又到个性张扬的中年。一路走来摇摇晃晃,跌跌撞撞,每一步又痛并快乐着。快乐时,或引吭高歌或携友而乐;抑郁时,或独自哽咽或揽史而读。安静地固守我们生命的轨迹,让每一个精彩充满心中。然后,静静地看着自己从童稚走向成熟,渐渐地,向远走去······文化的苦旅就是这样,可随意撷取等待千年的文字,珍藏心间;亦可静静品味,化有限为无限。
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索,除却世俗杂念,栖息在时光铺就的床褥上,聆听远古的呐喊,等待寻找千年的彷徨,一切只为那割舍不下的情怀。有时终会耐不住时间与空间交融后的双重诱惑,会追逐尚有倦怠的文化脚步,努力追上它,便可突出文化苦旅的包围,化为另一种期待。
低头凝视零落的字符,默默地把他们堆积成巨大的字形,竟是“文化苦旅”。随着光与影的水乳交融,渐渐浮现的或明或暗或欣喜或黯然的峥嵘岁月,充斥在千回百转的孤寂落寞中。而我,也正如先辈们一样把酝酿的思绪悄悄地写成感动,让跋涉了千年的文化一一展现在眼前,还给历史一个明朗的昨天。这一切似乎又契合着千年的叹息与等待。
一叹千年,千年一叹,终放不下心中的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