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唤醒津市的往往不是那一声声的鸡鸣,而是那不小心溢出的,一缕缕的幽香。
你从路的那一头循香而来,穿过车流,挤过人潮,在那区区数十平米的房子里,觅得一方八仙桌的空隙,坐下,仰头对老板叫上声牛肉粉,便见着那厨房的人熟练的动了起来。
取粉,浸泡,焯水,取一把竹制大漏勺,载着米粉在沸水中过上两三次,倒入那盛好了汤汁的碗里,再配上几片牛肉,撒上些许葱花,牛肉粉便可呈上来供君享用了,夹起那洁白、混圆、细长的粉条送入口中,弹弹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抿一口汤来细细品尝,丁香、良姜、枳壳、白芷、小茴香、木香、八角、五加皮各种香料的味道便在舌上炸开,唤醒昏睡的味蕾。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一旦久了都会嫌腻,然而牛肉粉却一直在津市人的生活里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久爱不腻,深爱不弃,不只是因为它以一种特产的名义代表着津市,更是因为它的种类良多,让人百吃不厌。清炖、红烧、麻辣、三鲜,每一种味道都有着不可替换的独特,每一次尝试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新鲜感。偶尔遇上闲暇的时光,叫上三五好友一同前去,点上一锅炖粉,叫上两叠花生,又是另一番滋味。试问天下间这样的美食,怎会有人舍得弃之一旁呢?
或许是深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道理,津市牛肉粉从不夸张渲染自己,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动人的传说,即使店名也只是借以老祖宗刘松生的绰号——刘聋子。刘聋子,生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幼年患中耳炎,导致耳背。民国廿七年,日机轰炸常德,刘举家逃难至津市市,起初在大街上用挑子卖米粉,生意冷落,后结识回民,学到一手极具特色的牛肉烹饪手艺,生意逐渐好转。1960年,刘聋子病逝,粉馆由其妻李才三掌作,李于1984年离世,而后制作技术流传至今,成为津市人民的珍宝。
后湖桥头的刘聋子粉馆,占据了街道两边,左边的三层楼,右边的四层楼,即使是这样的扩展空间,还是有不少人不得不等候在桌旁,待他人吃完,腾出空位让自己就餐。赶上节庆,归乡的人早早的赶来,街道的两旁,各种各样的私家车排起了长龙。
离家在外,每每见着津市牛肉粉的招牌都会觉得兴奋不已,然而离开了津市,牛肉粉少有了家乡的味道,吃起来总觉得不尽人意,你试图用老家的方式来回顾那种远去的感觉,却发现这里的人早已经习惯用这座城市的方式来销售,他们都在问“吃圆滴还是扁滴?”,你却只想回答米粉或是米面。
玉盘珍馐却不敌米粉一碗,或许,这便是津市人对牛肉粉的执着与热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