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南华故事 -> 正文

愿你笑容如朝阳——圆梦西部支教队暑期支教纪实

发布时间:2017-09-17    作者:学生记者:文/肖雄 刘嘉核    点击:     

“这次我们的支教学校是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下潭小学,一所村完全小学。学校有8间教室,一至六年级315人,学前班57人,没有音体美教室,没有多媒体,孩子们不能接受正规的的音体美教学。学校也没有图书馆,缺乏课外阅读,请镇上给学校配齐这些资源在短期内是不能解决的。我们想着先自己解决,给孩子们多带去一点书籍,一些体育器材。”南华大学校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圆梦西部支教队的一名成员黄果敬说。2017年暑假,支教队“一七赣行”分两队去往江西省下潭小学与豆子村小学为当地学生开展以“自然、环保、安全、卫生”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西瓜西瓜我是菠萝”

刚抵达下潭小学时,队员们能感受到孩子对于自己的态度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欢迎,反而像一只只被侵犯了领地的小兽,与队员们保持着“安全距离”。为了消除这种“距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队员们想出了将自己命名为某一种水果或动植物的游戏,希望能与孩子们更加接近。“将自己命名为一种水果,其实是自我表达的一种体现,例如我,我叫西瓜,西瓜甘甜有水分,大家都喜欢,这样能留给孩子们一种印象——这些远道来的哥哥姐姐是无害可亲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我们的善意表达给他们,能够打开他们的心门,”支教队员卓东说,“这里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对情感表达缺失方法,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自然对别人表达情感而反应冷漠。”

寻找春天的痕迹

通过了几天与孩子们的交流与互动,队员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夏令营的工作也进入了正轨。“我们的支教当然不只是教他们补习语数外这些课程,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我们学生所深恶痛绝的补课,”支教队员刘志开玩笑到,“其实我们早在四月份就开始设计课程,在经过实践调研,最后确定了科学实验、美术、音乐、手工这些孩子们不常能接触到的课程,也是对教育资源贫乏的孩子们的一种弥补。”他还向我们介绍,“我们为每一天的教学都设计了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课程来表达这一主题,这样不显枯燥,孩子们接受程度会更好。”

“17日主题是‘春’,早上为孩子们准备的晨读材料是《春天》,上午我们与孩子们做‘松鼠与大树’的游戏。孩子们都积极配合,大家都玩的很开心,我们今天还让孩子们阅读绘本《亲亲自然之寻找春天》,让孩子们寻找绘本里冬眠着的动物。此外,队员还带领这些孩子们播种了向日葵,希望能它能早日破土发芽,与孩子们一起茁壮成长。今天最有意义的还是让孩子们在大自然里找寻原材料,一起描绘‘春天的痕迹’海报。”支教队员曹孝龙的工作笔记上这样描述到。

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真心换取真心

在下潭小学支教了十天左右,圆梦西部支教队队员们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家访,了解和调查当地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在家访中,队员了解到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情况,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深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家访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姓谢的男孩子,在支教初期,他总是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但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他比别的孩子还害羞,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与同龄人交往,所以才表现出粗鲁。进入到他家之后,我们发现他的家庭情况还可以,父母在镇上做工赚钱,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大多数时候家里只有一个爷爷,可能是爷爷上了年纪,没有这么管他,放任自流导致这样。”支教队员杨强谈到,“再后来我们与家长也交流了这个问题,也与孩子自己进行了沟通,最终他能与别的孩子友好相处了,这让我们大家都感到有成就,自然也很开心。”

支教他人,也是教育自己

“读着孩子们给我写的一封封信,看着他们从怯于举手到落落大方,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变化,我们也就不觉得辛苦了,第一次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喜悦。”支教队员刘欣华说。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夏令营活动也得到了当地认可,这激励着队员们继续前行。孩子们家长表示,支教是一种爱心的传承,也是道德感、责任感、社会感的一种体现,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将弥补教育贫乏的地区在素质拓展等方面的不足。7月24日,夏令营结营,支教虽然短暂,但孩子们脸上展露如朝阳的笑却会永远存在。

 

责任编辑:许芸芸

责任编辑:记者团曹叶琴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