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刚,男,民革党员,1970年出生,内蒙古武川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核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系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责任教授。主要从事地质教学与铀矿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先后荣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师德标兵。2014年1月当选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刚刚当选为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冯志刚教授在参加2014年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会议第三次会议时就积极为高校青年博士呼吁,提出“关于对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新进‘青年博士’给予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全覆盖的建议。”此外,冯志刚教授还在此次会议上附议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衡阳市市长周海斌提出关于支持衡阳市核工业发展的建议,共推学校核工业发展。
“我是南华大学的一员,南华大学的发展与我息息相关,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与我紧密相连,作为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在以后任职的4年年里,我会尽心尽力履行代表的职责和权利,利用课余时间充分调查,收集建议,为学校的发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广大利益等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我们在采访冯志刚教授时,他表现出的一种态度、一种坚持、一种力量、一份责任和使命,而这些仅仅是他理念中描绘高校发展的第一步,也是他认为自身履行职责的第一步。
干实事,引领发展之先
2004年,冯志刚进校工作初期,学校的地矿类本科专业只有矿物资源工程,而当时地矿行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地矿行业对地质勘查人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人才市场呈现出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核电的快速发展,铀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核工业系统的铀矿山和铀矿勘查公司对铀矿勘查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冯志刚牵头组建地测教研室,负责矿山地质与测量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的培养。冯志刚带领大家埋头苦干,经过近1年的充分调研,针对地矿行业及核工业系统的矿山部门对矿山地质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特点,制定了以核为特色、兼及非煤固体矿山需要的2007版矿物资源工程(矿山地质与测量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开始从2005级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中分出1个班按照矿山地质与测量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共计培养了117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后一致受用人单位好评。
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以后,冯志刚和大家一起广泛宣传专业的就业形势,生源人数逐年增加。冯志刚又带领大家多方调研,经过不断调研和讨论,分别制定了2009版、2012版和2013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核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廖碧波教授告诉我们:“从2009年学校成立资源勘查工程系,冯志刚担任系主任以来,他就以身作则,扎实工作,不断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通过从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引进人才,将专业创办的有声有色,形成了该专业目前在校生近300人的办学规模。教研室老师在他的模范带领下,也是团结一心,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无论什么时候,资源工程系教研室教师都是‘坐班制’办公,集体探讨教学与教研,该系的管理水平在全院也是领先一步,这些都与冯志刚的领导管理和真抓实干分不开。”
求创新,广育栋梁之才
冯志刚承担着本专业的《岩石学》、《结晶矿物学》等核心课程以及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地质学基础与铀矿地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2013年,应学校对专业责任教授的要求,又开设了面对全校理工科大一新生的研讨课《核科技的发现与利用》。
野外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该环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冯志刚与教研室同仁共同努力,通过广泛调研和联系,先后建设了湘潭棋梓桥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广西灌阳地质教学实习基地、郴州黄沙坪铅锌矿生产实习基地、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湖南306地质队、245地质队三个毕业实习基地等共计6个野外实习基地,构建了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冯志刚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亲自安排,对野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都逐一安排落实到位,并加强实践教学中的安全管理。自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以来,无一例学生安全事故发生,野外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冯志刚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科研和申报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近年来,冯志刚指导的3组学生获得了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研究课题,有2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他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他指导李众等同学开展的项目“深海铁锰矿结核开采方法研究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设想”分别获得湖南省和南华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和二等奖;指导谢鹏等同学开展的项目“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风化作用机制—淋溶模拟实验的初步研究”获南华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自然科学类优胜奖。
在教学之余,冯志刚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的措施和办法,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自2004年从教以来,围绕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冯志刚申报、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8项,撰写教研论文8篇。作为主要参与人的教学研究项目“核资源开发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分别荣获2008-2009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南华大学教学成果奖。2005年、2012年,冯志刚撰写的教研论文分别获得南华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为了突出“核”特色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冯志刚主编完成了一部国防科工委“十一五”规划教材《铀矿山地质学》(2010年),现已投入到本科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师,冯志刚恪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冯志刚积极参政议政,为民革的发展尽心所职。作为上一届民革南华支部的组织委员,在任职期间,吸收发展了2名优秀党员,充实了民革南华支部的队伍。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民革市委和支部组织的活动,尽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民革党员的身份,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衡阳地区的紫色砂页岩烧结砖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石灰爆裂问题,严重影响了制品的质量,冯志刚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查清了原因并研究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他还积极推动民革市委开展科技为民服务的活动,把研究成果无偿推广到当地砖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南华人,冯志刚身上展现了“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和风姿;而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冯志刚为不辞辛劳为学校的发展鼓与呼,尽心尽力履职,为高校发展、南华发展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