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暑假,南华大学的校园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宿舍“焕新记”。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学生宿舍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多了一支特别的队伍——由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18名大四学生组成的“学生监理员”,他们以“学生监理员”的身份深度参与学校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也是在学校首次尝试将民生工程与学生实践育人相结合。

本次实践育人的创新开展,由土木工程学院进行理论指导,规划基建处提供岗位指导,学生工作部负责物资保障,旨在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建设中,通过实践历练本领,通过管理打造精品。
“这是我们推动‘新工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南华大学副校长王利华教授表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自己校园的建设,不仅能为工程注入青春的视角,更是对‘实践出真知’育人理念的最佳诠释。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更多懂理论、会实践、有担当的新时代工程师。”

将施工现场作为学生专业储备的大考场,让学生在基层实干中历练职场本领。据悉,本次校区老旧宿舍楼改造涉及外墙、屋面防水、水电管线、室内粉刷等全方位翻新,新校区则侧重于精装设施的管理与调试。18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栋维修改造项目的监督工作。在规划基建处工程管理办公室老师的岗位工作指导下,这些“学生监理员”们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他们每日核对施工图纸,检查材料质量,监督施工工艺,排查安全隐患,并详细记录工程日志。在每周五的监理例会上,他们分享他们监管工作成果与经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我大一时就住在现在负责的这栋老楼里,感情特别深。”负责红湘校区致远园五栋宿舍楼的学生监督员王渲凯一边检查屋面基层防水一边说,“以前学《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觉得抽象,现在亲眼看到卷材的铺贴工艺、亲手用仪器检测墙面平整度,知识变得无比具体。能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让学弟学妹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我感到特别自豪。”
所有工程于开学前全部高质量完工,并为数千名学子提供了更舒适、安全、现代化的居住环境。

通过本次“工程”试点,既扩宽了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渠道,也为学生提供了毕业前检验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宝贵经历,是学校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上的一次成功探索,实现了“育人效益”与“工程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学校重要的民生工程与育人工程相结合的创新典范,为全省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南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