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向丁德馨同志学习】南华大学研究生掀起向丁德馨老师学习的热潮

发布时间:2021-06-17    作者:整理:宣传部    点击:     

6月1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南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铀矿采冶学科开拓者丁德馨一生坚守成就一个学科一个行业的事迹。《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转发报道,校园新媒体“南华大学研究生”立即同步转发了丁德馨老师的先进事迹报道。6月15日,学校召开了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向丁德馨同志学习的号召,丁德馨老师的先进事迹在全校研究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全校研究生掀起了一股向丁德馨老师学习的热潮。

在中国铀矿采冶领域,南华大学教授丁德馨,是我们当代的“大先生”。一生致力于铀矿采冶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唯一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他说:“核工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得有人守住这个点。”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丁德馨教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树立科研报国的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我们用这种精神为新时代贡献我们的力量。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19级研究生李军达

丁老师是我们自习室全体学生的偶像。他是我们最敬爱、最优秀、最高瞻远瞩、最具潜德幽光的引路人。丁老师对教学事业的坚持令人印象深刻,他虽然腿脚不便,但每次都能早早地进入教室,不许任何人搀扶,始终以站立的姿态完成教学,有时一次就是一天。他对学术及其严谨,小到一个标点,他都会指出来。丁老师用他的一生温润着中国核工业事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着我们。对我们而言,丁老师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灿烂的光华。我们希望能延续丁老师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丁老师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级研究生姜瑭

丁德馨教授一生致力于铀矿采冶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唯一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被誉为“核工业粮食”的安全护卫者、中国铀矿采冶学科的拓荒牛,他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他是我们当代的“大先生”。作为南华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们都应该向丁德馨教授学习,树立科研报国的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学习核工业人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勇于创新的“黄牛”精神。成为那个默默付出的人,托起核工业明天的成就,站立在世界的最前端,照亮那未知的宇宙。

——核科学技术学院19级研究生李志才

丁德馨教授说:“我的科研方向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带着团队冲锋,保障国家需求”。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丁教授心系国家,甘愿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抱负。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要“立长志”,而非“常立志”,择一事,终一生,才能实现梦想。我们应该摈弃浮躁的心理,静下心来,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开展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科研。

——化学化工学院20级研究生李倩

一人一生坚持一项事业,这是一种匠心,一种坚守,这是丁德馨教授的真实写照。归来半生仍少年,依旧保持那颗热忱之心,即便与病魔作斗争,仍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铀矿采冶领域的研究中,婉拒国外名校的挽留,心系国家核工业发展,培养研究人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坚守在铀矿采冶专业。总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丁德馨教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青年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刻苦钻研,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华医院2020级研究生李薇

学习丁德馨同志的感人事迹,我从中品读出了忠诚、勤奋、奉献、忘我。他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始终坚定忠诚事业的理想信念。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往往面临许多名利上的诱惑,如果盲目攀比,待遇上嫌差、荣誉上嫌少,心态就容易浮躁,甚至会走上歧路。我们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自觉用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自己,用典型榜样激励自己,用组织的培养告诫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心态,学习丁德馨同志用一生坚守打磨自己的事业。

——机械工程学院19级研究生周龙

丁德馨老师前进的脚步一直在进行,丁老师的坚持,不仅成就了一个学科、成就了一个学校,更是切切实实地推动了国内对铀矿采冶技术的发展,扎扎实实地推动着中国核工业力量地壮大。丁教授一生致力于铀矿采冶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唯一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被誉为“核工业粮食”的安全护卫者、中国铀矿采冶学科的拓荒牛。丁教授对于学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探求精神,对于祖国科研事业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深刻学习和努力继承。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电气工程20级研究生杨嘉琪

德,人之所得于天也。馨,香之远闻者也。丁德馨教授以他的高尚品行完美地诠释了自己的名字。丁德馨老师被病魔缠身仍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令人动容,在收到了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工程系主任诚挚挽留时毅然回国的选择令人敬佩。“我的科研方向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丁德馨教授为了国家发展而坚守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仰。出生在美好时代的我们,尤其不能缺失了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不能缺失了愿意为祖国为人民付出一切的决心。丁德馨教授的优秀事迹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的奋斗和努力注入灵魂、增加力量。向丁德馨教授致敬!

——衡阳医学院19级研究生陈金智

丁德馨教授是“执着”的代名词,执着地与病魔作斗争,执着地在逆境中攻克难关,执着地做“核工业粮食”的安全护卫者,执着地成为中国铀矿采冶学科的拓荒牛。就如同他的学生所说:丁老师的坚持,成就了一个学科、一个学校、一个行业。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持,迎难而上,呕心沥血,丁教授完成了一个完整学科体系的从无到有巨大跨越。这样的执着的丁教授是我们每一个南华人为之看齐的楷模,丁教授的精神也激励我们在科研道路上要不忘初心,牢记着,为国之需,为国之强!

——公共卫生学院19级研究生孙琳

一生坚守成就一个学科一个行业,这是丁德馨教授的真实写照。半生与病魔作斗争,仍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铀矿采冶领域的研究中,婉拒国外名校的挽留,心系国家核工业发展,培养研究人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坚守在铀矿采冶专业。“我的科研方向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丁德馨教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拥有钉子一样的精神,不停钻研,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土木工程学院19级研究生满学鹏

丁德馨老师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将以“瞄准世界一流,勇于创新超越”作为根本遵循,耕耘在教学科研的最前线,奋斗在铀矿采冶领域的最前沿,用自己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来守护“核工业粮食”的安全。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我要向丁老师学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语言文学学院19级研究生肖惠芳

丁德馨老师与病魔抗争,与命运斗争,重病面前,不服输,即使中风在床依然坚持指导学生的课业和科学研究,并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工作面前,不懈怠,真正做到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学习丁老师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在自己的科研路上要具有不怕输,敢于闯的斗志,不要轻易害怕失败,而是从失败中寻找成功。

——药学院19级研究生吕绍阳

丁德馨老师一生致力于铀矿采冶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唯一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铀矿采冶是国家核军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丁德馨了解到,国家亟需培养铀矿采冶专业人才,他毅然来到南华大学,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这一使命和责任,一干就是35年。35年来,他与病魔抗争,与命运斗争,重病面前,不服输,即使中风在床依然坚持指导学生的课业和科学研究,并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工作面前,不懈怠,真正做到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被南华师生评价为“名如其人,德艺双馨,是立德树人的典范”。丁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设计艺术学院19级研究生肖与轩

我们青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丁德馨教授的精神:第一,学习丁教授的爱国情。丁教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何时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学习丁教授“虽有九死其尤未悔”的科研精神。丁教授这种“余心之所向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精神是我们每个南华学子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我们科研攻坚道路上的精神粮食。第三,学习丁教授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品格。丁教授一路以来没有畏惧路上的艰难险阻,没有害怕失败,敢做敢当,勇往直前。

——计算机学院19级研究生廖懿鸣

丁德馨老师说:“我的科研方向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带着团队冲锋,保障国家需求。”丁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令我敬佩。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级研究生苗朵朵

在中国铀矿采冶领域,南华大学教授丁德馨,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一生致力于铀矿采冶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唯一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他说:“核工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得有人守住这个点。”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丁德馨教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用这种精神为新时代贡献我们的力量。

——数理学院19级研究生高玮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