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南华大学举办2018年学生宣传骨干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8-11-20    作者:学生记者 文/邓黎之 黄颖 摄/龚玉婷 刘璐洁 曾浩岚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1月17号,学校在红湘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2018年学生宣传骨干培训班。本次培训特邀了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新闻网的优秀编辑、记者及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和专家作专题讲座。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何旭娟,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文君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校报编辑部主任刘峥主持培训会。培训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

开班仪式上,何旭娟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及衷心感谢。何旭娟以“传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阐述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及培训宣传骨干任务的艰巨性,并对所有学生宣传骨干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加强自身新闻素养,通过宣传的力量使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国家的思想方针上;二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所长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好,把同学团结在党中央,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虚心学习,刻苦锻炼自己,坚定自己做好宣传者的信念和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何旭娟结合自身大学学习经历,讲述其如何在宣传岗位上坚守,为学院、学校的宣传事业做贡献。她希望我校的学生宣传骨干能认真学习,抓住机遇,做宣传工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奋进者。

随后,湖南日报出版部副主任吴希开讲题为“报纸版式的历史变迁”的主题报告。吴希从古今中外报纸的历史变迁讲到湖南日报的版面发展历程,着力解读了国内外不同时期各类报纸版面的制作设计和编辑,并强调作为新闻人,应根据报纸的属性和不同选择写作的粗放、细腻。讲座案例丰富,深入浅出,通过小细节,有效促进在场师生对报纸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在谈及新世纪新时代时,他直言:“作为新闻人,一定要注意政治性语言的标准化,一定要避免政治错误的发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把握新闻的原真。”

湖南日报新媒体编辑李梓延作题为《新闻除了新,还要新》的专题报告。李梓延从图片新闻、标题新闻、现代新媒体技巧三方面对新闻的“新”做出阐释,讲解了新闻写作的技巧和要求,并阐述了新媒体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重点讲述了“爆款”的新闻类H5,他给现场展示了用H5制成的长图浏览型、搞笑直观型的宣传图,将人大代表新闻,航线开通新闻等用直观的图片加以展示,给人视觉冲击和最直观感受。

湖南教育网新闻总监、编辑汤佳的报告题目为《网络新闻用稿规则》。汤佳结合多年自己在教育新闻网工作的经验,运用适合大学生的话语体系,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发现新闻、怎样写新闻、如何写好新闻三方面,深动讲解了网络新闻的选题,写作技巧及用稿规则。她谈到:“在发现新闻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亮点故事、亮点人物,从表面深入挖掘有代表性、特殊性的事物,促使新闻具有吸引力。”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文君采用了当前最时尚的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运用了经典的高校新闻案例和深动故事,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讲话中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他深入剖析了我校新闻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四个力”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和实现路径。其中,刘文君用中山舆情事件的官僚化,正能量的传递、真善美的传播等例子,深刻阐述了宣传工作者该有的明辨力、判断力、抨击力、学习力等,让在座学员们更深层次地明白自己的必备素质与使命,刘文君鼓励学生宣传骨干要勤加学习,多多了解时政,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

“基层新闻摄影应采用‘狗咬人’理论!”我校网络新闻中心主任曹正平在讲座中,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作着细致的讲解,阐明图片应具有亮点,应有直击人心的东西。曹正平以橘子洲头烟花照片照出倒影、人形跳动摆出2016字样等新闻图片为例,指出摄影工作者不应让周围事物限制自己,应从“要我拍”转变为“我要拍”,应关注时事、带着思想去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才会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灵魂。

培训结束后,广大学员纷纷表示,要认真消化专家们传授的新闻宣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将其转变为一篇篇高质量、高水平的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新闻稿件。

责任编辑:刘老师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