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船山故里•国学飘香”——本土文化学者邹鲁军点评中华经典判词

发布时间:2017-06-05    作者:文/ 付湘忠 曹叶琴 图/李雅方    点击:     

6月3日上午,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南华大学地方法治与法文化研究中心、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南华大学图书馆承办的“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九十三讲在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湖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衡阳市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华大学首任法学系主任、资深律师邹鲁军担任主讲,为在座的市委宣传部领导干部以及南华大学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经典判词解析讲座。

本次讲座主题为“无‘理’不成判”。邹鲁军先从当代判决书说理不充分的问题切入,简单概述了古代判词的发展历程。再以时间为轴,邹鲁军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判决理由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衰落五个阶段:从夏商时期的神判天罚到西周的以德配天,从春秋战国的德礼教化到先秦的重刑轻罪,从西汉的的差序格局到唐宋的一断于律和以人为本,再到明清的情理改造礼法。其中他列举了大量判例,融古贯今,中西对照,逻辑严谨,凸显了判决理由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

最后,邹鲁军呼吁同学们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不仅是历史使命,也是根治判决书说理无力顽疾的良药。邹鲁军幽默的讲授风格,通俗易懂的用语,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代艳丽总结道:“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国学讲座,也是一场精彩的法治宣传讲座。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有对国学经典更深的理解和对国学未来发展的期待与信心,还有对当代判决书的新期待与新要求。”

责任编辑:王小椒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