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举办研究生教育宣传报道培训
“新闻工作者要跳出教育的圈子来看教育,要站在大的角度、高的视野来看教育问题。”4月29日晚,南华大学北校行政楼六楼模拟法庭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宣传报道培训会正在此举行。中国教育报驻湖南记者站的记者李旭林,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新闻写作讲座。
“会议报道往往蕴含丰富的素材,它有背景、有导向、有目的、有影响、有效果,要真正将会议精神的新闻性、阅读的价值性体现出来。”培训会上,李旭林以“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为题为大家作了精彩报告。李旭林指出,时政新闻、教育新闻也应当注意报道的生动化、现场化、人文化、通俗化,尽量避开公式化、程序化。他以自己发表的报道为例,深刻阐述了如何采用现场化的方法写报道。他说,现场化的报道能使整个事件更淋漓尽致,比如用散文笔调的描写,既能让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又能在细微之处展现精髓。
“写好报道往往在功夫之外,写1000字的报道,要下10000字的功夫。”结合自己新闻写作的经验,李旭林认为,标题与开头是新闻写作最难又最关键的两点。标题要增加含趣味性的有效信息并快速抓住读者的视线点,尽量避开沉闷的官方表述;开头要从读者关注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果开头就老气横秋,就如同喝了杯白开水样淡而无味;正文部分尤其要把握阅读价值;设置提示点,在导语前体现出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核心点展现出来。他还强调,对于自媒体时代的读者来说,也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与读内容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但能让读者快速获取信息,而且可以为新闻稿增添光彩和灵气。如何才能捕捉到新闻事件中的精彩瞬间呢?这需要记者保持新闻敏感性,眼明手快地抓拍有价值的图片。
李旭林还为大家如何应对负面舆情支招。他认为负面舆情的产生,对每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智商和情商的双重考验。他指出,面对负面舆情,新闻宣传者一定要保持认真端正的态度、采取合理得当的措施以及灵活机动的处理方法,做到不慌、不怕、不躲、不拖,全面客观,尊重监督,用证据说话,以法律为准绳,沉着冷静地应对舆情。关于如何做好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他建议,紧扣时代脉搏,深度把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可突出宣传改革中所涌现的典型做法、事迹和人物等。
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余伟良全程认真聆听了讲座,并对讲座内容做了详细的笔记。会后,他与在场的师生分享了他对此次讲座的感受。他说,今天李旭林记者的讲座很具体很生动,他深受启发。关于怎么样写新闻的问题,他建议大家应把握“为什么写”、“怎么写”和“写什么”三个维度。“为什么写”是背景、意向问题,需要记者挖掘新闻事件的背后的意义,明确报道的目的;“怎么写”是技巧问题,除了要抓住新闻的五要素外,还要注重逻辑的严谨性、语言的流畅性,做到客观、全面、真实;“写什么”是内容问题,需要新闻写作者善于留意和观察分析有关研究生教育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新闻,捕捉新闻的亮点。同时,他对参加此次培训的研究生们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广大研究生努力做一个阅读者、思想者、写作者和领导者,除了具有专业专长外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并将其培养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传播主流价值、共享闪光思想。
南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永对此次培训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大家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的认识,掌握了宣传报道的写作技巧,对提高大家写作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大家今后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宣传多写稿、写好稿。出席本次培训会的有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雷小勇、宣传部副部长陈烈、团委副书记李海洋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负责研究生教育的党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育宣传信息员以及研究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文\孙美兰、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