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光明日报 :一加一大于二

发布时间:2002-04-19    作者:作  者 湘晋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一加一等于多少,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题。也许小于二,也许等于二,也许大于二。阳春三月,笔者在南华大学采访,欣喜地看到,这所两年前由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在合并建校与加快发展过程中,转变观念,夯实基础,推动实质性融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又一个成功实践的范例。校长凌球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

合并


  南华大学的前身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在4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基础,坚持为国防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世界科技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原两校单一的学科专业、狭窄的服务面向、封闭的办学体制等固有的矛盾和困难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如何应对未来科技经济的发展变化,增强办学实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两校共同的不容回避的课题和难题。

  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为两校解决难题提供了契机。两校亲密接触,形成了与时俱进,合二为一,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实现双赢的共识。在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两校合并很快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2000年9月20日,南华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高校合并改革涉及到隶属关系、投资体制、办学传统、资源重组、人事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南华大学在合并建校中虽有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天时”优势、两校仅一墙之隔的“地利”优势和共同求发展、求壮大的“人和”优势,但仍然面临着这些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呢?   


统一

  南华大学新的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有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文件,使思想认识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上达到了统一。中层和基层领导干部通过听报告、学文件,使思想认识在抓住机遇求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达到了统一。广大教职员工通过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教育和学校校情教育,使思想认识在“不发展就不能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走合并之路”的高度上达到了统一。

  合并建校一开始,南华大学领导班子就明确强调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一套议事决策和办文办会制度,强调班子内部团结,相互尊重,亲密合作,遇事不要个人说了算,所有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工作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民主决策。与此同时,南华大学强调用团结的精神统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强化“南华人”意识,淡化“南、北校区”意识,形成了“爱我南华,兴我南华,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大团结氛围。

  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针对干部超编和部分干部担心以亲疏关系划线、以南北校区划线的状况,提出了“先消化后优化,平稳过渡,分步到位”的思路,制订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学校要求广大干部摒弃一切私心杂念,顾全大局,凡是不在要求时间内到位者,就地免职。 同时,针对两校福利待遇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学校确定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就高不就低,低的向高的靠拢,没有的向有的靠拢,都有的维持现状的原则,统一了两校的福利待遇标准。就这样,100余名机关、院系处级干部的调配在一天内完成;近20名党总支书记的调整和轮岗在一天内到位;100多名科级干部的调整在一天内完成。人事调整一帆风顺。

  原中南工学院是一所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管理的面向全国招生,具有国防特色的部属院校;原衡阳医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省属医科院校。两校形成了鲜明的“核”特色和“医”特色。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和内科学等学科具有较强优势,低品位铀矿资源开发———溶浸采铀研究、核辐射防护与核泄漏监测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与发病机理以及再狭窄防治、胃癌与肝癌发生机理与防治研究等科研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然而,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要想生存并不断壮大和发展,就必须保持优势、突出特色,增强综合实力。据此,南华大学统一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即面向国防建设与核工业发展以及湖南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彰显工学和医学交叉、核科学与医学融合的办学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力争在“十五”期末把学校建设成为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总体上达到湖南省高等院校先进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管理是否统一,决定了新生的南华大学能否成为一个结构完善、运行有序的有机整体。南华大学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依照高校管理的规律和学科专业布局的特点,统一设置了学校的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业务部门,两校的机构合并办公在一天内完成。学校相继制定了《南华大学党政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南华大学院系部主要职责》以及人事、财务、后勤、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新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财物统一是扩大办学效益的具体要求,也是合并建校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面。南华大学统一账号,清理小金库,实行开支审批“一支笔”,制订统一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统一预算,统筹使用预算内、外资金,统一安排办公场所和教学科研设施,打破校区界限,按新的学科专业建制调配房屋及设施,教学设施搬迁在一周内完成,统一安排和使用校内信息资源,建立校内电话局域网,建立了校内统一的图书使用卡和计算机管理网络。

  
飞跃


  新的南华大学就像一只大雁腾空而起。

  办学规模扩大。两校合并前年招生数合计不到4000名,合并后达到7000名。目前,在校学生近2万名,其中普招本科生13000多名、研究生300多名。

  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加快。新增了法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等9个交叉新兴学科专业,使本科专业数由合并前的23个达到34个,现有国家管理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增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使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达到12个。

  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近两年,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硕士、博士和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40多名,聘请两院院士2名,兼职教授7名。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40多名。目前,专任教师900名,其中教授125名、副教授372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分别为279名和120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18名。办学物质条件快速改善。新增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南华广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3万平方米的教学主楼、1.5万平方米的工科实验楼二期工程和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正在兴建之中。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并安排了3000多万元的近期设备购置计划。新增协作型附属医院1所和临床教学基地2所。

  科技工作呈现新起色。2000年,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地方政府科研课题200多项,项目经费900多万元。学校安排科研经费750万元,资助预研项目和开发项目。组织成果鉴定19项,获科技进步奖39项。调整组建了29个研究所、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推动了南华大学科技园建设。

  办学资金渠道逐步扩大。国防科工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南华大学协议已正式签署,学校获得共建专项资金800万元,还获得中国农业银行衡阳市分行在“十五”期间授信贷款2亿元人民币。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分获团体一、二等奖;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赛,获三等奖;成功承办了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团体二、三等奖。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抽查中,合格率为100%。近两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到位率达98%,研究生一次到位率达100%。2001年,学校组织“红色之旅”湖南省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暑期“三下乡”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获得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高校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