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20日,南华大学“红丝带”防艾先锋队深入岳阳地区三个县(市)的农村开展禁毒防艾三湘行活动。队员们摆摊设点、走村串户,就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了解甚少,加强农村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本次调查范围主要为临湘市的桃林镇和贺畈乡、岳阳县的麻塘镇和新墙镇、汨罗市郊和李家塅镇等6个乡(镇)及所辖的12个村调查对象年龄在10岁-80岁之间,其中男性343人,占68.9%,女性155人,占31.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9.5%,高中学历占31.3%,初中学历占34%,小学及以下学历4.4%;已婚61.6%,未婚38.4%;城镇居民33%,农村居民67%。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艾滋病的特点、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和国家有关艾滋病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尊重、关心、关注艾滋病人等。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8份。
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比农民要高得多。在问到“您是否了解防治艾滋病的基本常识”时,农民回答很了解的只占13%,回答知道一点点的占53%,还有34%的农民回答一无所知。在问到“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艾滋病的”这个问题时,回答从电视广播节目的介绍与从书报杂志上知道的均为59%,回答从网络上知道的占20.5%,而回答“从专门的医务宣传人员那里获知的”只占4.1%。这说明农村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很薄弱。另外,农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了解也不多,他们认为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或者蚊子叮咬也能传播艾滋病。对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对艾滋病人的盲目恐惧与排斥,有15%的农民选择对艾滋病人报以鄙薄、歧视和远离的态度。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居民对艾滋病的了解认识程度也有差异,其中男性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比女性高,高学历的比低学历的高。
当前,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增多,我国艾滋病疫情正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由城镇向农村扩散的临界点。加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相对落后,防治艾滋病在农村的很多地方还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广大农村地区艾滋病的防治和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