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0日,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唐之享亲临南华大学组建庆祝大会并共同为“南华大学”揭牌,国家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发来贺电,湖南省委、省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核工业建设集团总公司、湖南省教育厅、卫生厅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对南华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
为尽快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教学科研和办学水平,学校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把南华大学建设成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总体上达到湖南省高等院校的先进水平,以服务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同时为国防和核工业服务的全国知名的,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
为了把南华大学做大做强,尽早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学校党委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学校发展的基础,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摆在首位,实现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团结作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时过一年,不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而且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出现了借并校之势、展南华新姿的好局面。
狠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实质性合并
学校党委高举团结大旗,努力营造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校园氛围,紧紧围绕培养人才这个中心,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大力加强和改进了党的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实质性的合并。
发挥合并高校优势,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高校如何按市场需求和教育规律来进行自身的定位是每一所高校在进入新世纪所面临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课题。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确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南华大学发展的三个关键点:一是综合性。根据学校现有的理、工、医、文、经济、管理六大学科门类的基础,根据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办好六大学科门类的专业的前提下,重点建设人文社科专业,法学,艺术专业,组建文法学院,筹建艺术系。二是有明显的办学特色,这就是要形成个性,要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术带头人。核工程与核技术、矿物资源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五个专业与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实行省、部共建。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西南物理研究院、核工业404厂等单位也与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学校积极发挥融合优势,新增了社会需求旺盛的生物医学工程、工业设计、市场营销、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学等5个本科专业。三是全国知名性。即在全国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较高的办学水平,要下大力气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综合实力。
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了核技术、临床医学等9个省部级重点专业、大学物理、微生物学等10余门省级重点课程,体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课程;始终把教学质量监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了教学管理;坚持从严治校,校园内学术气氛浓厚,教风、学风、工作作风良好。历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到位率达98%。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积极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对教师的着装言行进行了规范,并从教师的课前备课到课后复习作了具体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树立教学典型,组织学生满意示范课,院级领导的公开课。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激发了广大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例如机械工程学院90%以上的教师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授课,承担省级教研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4项,大部分教师都参与了研究工作,而且课题很有特色。发表和交流教研论文80多篇,研制、开发的各种多媒体课件、CAI教学软件、试题库制作、虚拟实验系统共10多个,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多项,发明、设计、制作模型多件。有4项优秀教学成果分别获学校一、二、三等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
南华大学组建后,校党委组织了全校范围内的调查,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状况和利益需求状况,研究制定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制度体系。学校重视人才的选用提拔,把“人才”作为第一工程来抓,强调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拓展人才发展的空间,给予人才深造的机会。一年来,学校出台了“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学位”、“引进优秀教师的优惠条件”等一系列文件,收到了良好效果。学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明显增多,要求调入的高层次人才增多。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优秀青年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优秀拔尖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重点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基金计划以及科学基金的有效机制,对骨干教师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家先进水平的创新性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从而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科水平的提高。
坚持科教兴校战略,打造南华全新品牌
学校党委坚持科教兴校、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强教学和科技研究工作,大兴教书育人和科技研究之风。召开了首届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出台了《科技工作奖励办法》、《校内分配办法》等一系列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倡导以科研促教学的教育理念。一年来学校科研项目申报与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加;获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8项,获科研项目经费及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000余万元;获科技成果奖130余项。
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为了挖掘潜力,加速学校发展步伐,学校党委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方面正在酝酿和即将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干部人事方面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在教学科研方面,实行定任务定指标的等级待遇;实施全方位的后勤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办学成本、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这些措施,引入竞争机制,彻底打破四平八稳、一劳永逸的局面,激发和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南华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华大学的飞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南华大学的发展也吸引着各级领导关注的目光和殷切的期望。国家教育部领导一直关注南华的诞生与成长,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亲自督办学校组建工作,并为南华大学的成立揭牌,退居二线后他又欣然应聘南华大学的顾问和名誉教授。在南华大学组建一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题词:“科教兴国,南华争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觉在教师节期间特地视察学校并亲切慰问了学校教师。省、市领导把建设以南华大学为中心的衡阳大学城纳入了湖南省教育“十五”计划纲要中,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学校用于南华广场建设的147亩用地的征集、拆迁、平整工作,并另将500多亩地划作南华大学的发展控制用地,为南华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学校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新趋势,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坚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学校建设的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把南华大学建设成为在教育质量、科研实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以及办学规模等方面总体上达到全省高校先进水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